在美國,對於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來說,擁有房產是主要的財富增長之源。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在2001年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典型私房主的房產價值為5萬美元;年收入大於7.5萬美元的私房主的房產價值為10萬美元;年收入低於4萬美元的私房主的房產價值為4萬美元。私房主可以通過再融資、房產權益貸款或房產權益信貸額度等途徑來讓資產增值,也可以利用房產靈活地重新整合資產。
購買10萬美元的股票,通常要實際投入10萬美元。如果買一套10萬美元的房產,隻需投入2萬美元,然後等著投資增值到10萬美元。假設過了一段時間,扣除銷售成本等因素後10萬美元的房產增值了10%,這套房產售價為11萬美元,這1萬美元的利潤相當於當初投資2萬美元得到的回報,回報率為50%。
當前房產預付定金在下降,許多小夫妻按低於房價的20%付款。但不得不承認,住宅價值確實在縮水,盡管住宅經濟學家們喜歡說從1969年起美國全國的住宅價格一直保持著每年不降的紀錄,但這卻不是事實。在過去的33年中,有11年住宅價格增長低於通脹率,這也就說明住宅價格實際上是在下跌。
要知道房地產是一項長期投資,而不是致富的捷徑;小夫妻應該至少將房產保留5年後再出售,這樣可以保證有所回報。統計資料顯示,小夫妻持有房產的時間越長,回報率越高。
據美國哈佛住宅研究聯合中心報告,如果小夫妻遇上了每年5%的房地產增值率,同時他們隻付了10%的預付定金,那麼5年後他將房產出售後獲得的投資回報率通常為225%。如果是10年後出售房產的話,預付定金的回報率則高達623%。
投資收益、保值增值、資產淨值、減稅政策是美國夫妻普遍選擇投資房地產的主要原因。其中高額的投資收益是最主要的因素。在一些城市投資房地產仍然具有很好的回報,投資的收益能夠覆蓋貸款利息、房屋維修、可能發生的空置期、房屋管理等成本。如果把這些成本扣除後,仍然會有不錯的餘額留下來。
此外,每年填寫收入稅單的時候,根據美國稅務機關的規定,除了地產商以外,政府允許每個人把他們的地產投資在稅務表上進行衝減,對於居民住宅減稅期超過27.5年,商用物業則超過39年。
目前美國的人口處於持續增長狀態,如果我們保守地按照供給與需求的規律來估算,並依據目前的移民政策和人口增長速度,未來50年美國人會繼續保持對住宅的持續需求。在上世紀70年代,一個普通的住宅的平均售價是23,400美元;2000年,一個同類的住宅在市場上的平均售價是169,000美元。這樣計算下來,每年的增長率是8%,這真是個可怕的數字。
如果按淨資產來計算,簡單地說,扣除貸款和貸款利息,剩餘的部分就是小夫妻的淨資產。如果小夫妻的月供或者周供數額比較大的話,本金投入就會相應的減少;同時,貸款期限越短,淨資產增長的速度就越快,這與我國的情況是相同的。
當然,上述這些主要取決於供需的平衡,投資成本的變動,建築成本和土地成本的上升,以及房屋地基結構的不同。隻要政府繼續保持在常規項目下增加對發展商的收費,美國家庭的不動產投資就會維持穩定的保值增值率。投資50萬美元買了價值150萬美元的房產,每年的投資收益是8%,增值率是4%,每年的淨資產和稅務衝減額是4.3萬美元,綜合計算每年的投資回報率超過20%,這會讓普通家庭覺得他們做了一個非常明智的投資決定。
這樣一來,美國家庭就完全可以利用政府提供的機會來賺錢。不過,政府的開支需要政府自己付賬單,所以當普通家庭出售不動產房屋時,政府也會和家庭一起分享房屋增值的收益,家庭必須拿出增值部分的20%向政府交稅,事實是家庭把從減稅政策中所獲得的好處又交回給了政府。
第三節 閱讀成功案例,獲取理財靈感
在本節中讓我們來依次看幾個不同家庭,不同投資理念下的理財個案,從中小夫妻或許能夠吸取一些靈感,得出一些心得體會。
高收入夫妻的家庭理財方略
王先生是某雜誌的主任編輯,個人收入較高,除去每月開銷後,還能餘下萬餘元,加上為其他雜誌社撰稿,時常有不固定的文字收入。王先生的妻子與別人共同經營一家小規模的公司,在經濟上,夫妻倆實行AA 製。夫妻擁有住房一套(一次付清),別墅一套(大約還有40萬元左右的按揭貸款,王先生每月要承擔3000元左右的還款),夫妻倆各有一輛汽車,因夫妻倆工作較忙,無暇顧及股市投資,因此投入股市的50萬元中,大多是被套牢的股票。王先生的人民幣存款有40萬元左右,多為1至3年的定期存款,手中還持有4萬美元。兒子正在讀大學,打算兩年後去英國留學。夫妻倆幾乎沒有考慮過什麼理財目標,所以,工作繁忙無暇顧及理財的夫妻倆想請專業人士為他們做一個財富規劃。
這份計劃除了這對夫妻所關心的兒子到英國留學的理財策劃外,還包含了家庭現有資產結構的調整和多元化的投資組合策略,並對目前的投資進行了重組和改進。該理財計劃的核心是通過投資組合,實現和滿足夫妻的財務目標和退休後的養老保障。我們在案例分析中考慮到,對王先生的家庭而言,真正有意義的是投資組合的稅後整體收益。
因此為了保證留學的資金安全,將美元通過結構化存款的方式來實現保值、增值,這樣也有利於兌換歐元或英鎊。
在這個案例中,理財專家需要做的工作是:
1、資產負債分析
關於資產與負債分析。關於股市資產,50萬元資產中的約三分之二,相當於33萬元被股票套牢,表明流動性很差;並且資產結構不合理,流動性高的資產比例過低;關於住房按揭還款,月還款為3000元,估計還有15到20年的還款期。
而關於現金流變動分析。首先從預計收支的角度分析,關於收入,不能確定王先生夫妻稿費、公司分紅是多少,對於這部分,專家估計為稿費收入月均為1000元,公司分紅收入年10萬元。關於2年後的留學支出,由於是大學畢業,留學讀研究生,兩年的學費和生活費約為3萬英鎊。
2、風險分析
王先生收入較高,工作穩定並有一定職務,而且有相當的工作經驗和社會地位,對預期可以充滿信心,可以承受適度的投資風險;從兩人的資產結構和資產的流動性特點可以看出,兩人有相當的風險承受能力,對風險不太敏感。年齡特點決定了王先生夫妻應持有低風險的產品,對投資應關注其流動性和安全性,注重資產的價值穩定,對收益的要求不高。
3、理財目標的規劃
王先生家庭的短期目標為子女留學;中期目標為資產結構的調整;長期目標為養老規劃。
對於短期理財目標的規劃應采用外彙資產的保本增值計劃,通過短期規劃,使得王先生家庭的資產結構趨向合理,能夠適應兩年後子女的留學需求。
對中期理財目標的規劃則是通過中長期規劃,使得王先生家庭的資產增值過程能夠覆蓋負債需求,確保資產增值過程中能適應利率變化和通貨膨脹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同時設計出合理的稅收規劃。
對長期養老目標的規劃則是通過對養老與疾病保障規劃,使得家庭建立資產增值與快樂有序生活的紐帶,技術上,通過結構化變換、養老保本增值與消費目標設計,規劃養老目標。
4、理財規劃建議
王先生家庭的投資策略首先要考慮風險管理。這個家庭可能麵臨的重大風險有:早逝或發生重大的健康意外、不能長壽以致沒有足夠積蓄來保障生活開支。此外,還可能有其他因素影響未來的財務狀況。考慮到王先生夫妻希望退休後能維持目前的生活水準,或進一步提高生活水準,所以要適當考慮保險計劃。
其次在資產配置方麵,長期投資應是分散和多元化的。資產中應有合適比例(如總資產的10%)的現金類資產為突發或緊急的情況提供資金,或用來把握新的投資機會。
兩年後子女的留學費用約3萬英鎊。因此王先生可以利用手中的美元與銀行做個互換業務。這個產品思路非常簡單,就是存入美元,到期取英鎊或歐元。如果考慮到未來英鎊要加入歐元,可以直接鎖定歐元。這樣做可以使未來有兩筆收入:一是存款利息收入,二是彙率期權收入,隨著未來美元區經濟與歐元經濟的反轉,歐元增值的可能性更大。王先生也可以通過目前較為流行的兩得寶、外彙寶、期權寶等外彙業務品種,將風險和收益鎖定,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另外,目前王先生家庭在有效利用閑置資產方麵做得很不好,其實可以采取以下幾種辦法:
首先可以考慮出租別墅。這樣做每月能收取8000元到10000元租金,這樣既可讓資產增值,同時實現了以租還貸,每月可以增加約5000元的收入,這筆錢可以零存整取滾動做定期存款,這樣能防止在特殊情況下手中的存款利率損失(比如臨時急需大量現金)。
另外在孩子留學後王先生還可以考慮把住房租出,而自己與妻子住別墅。孩子念大學時可能需要住在市區,夫婦倆都有車輛,住近郊別墅交通其實也很便捷。這樣每月可以增加約3000元的收入,正好實現以租還貸。
在股票資產的置換方麵除了繼續持有股票帳戶中屬於藍籌性質的少數股票外,其餘止損變現,改買債券基金,80%投入高收益債券基金,20%投入國債基金。存款40萬元買入國債基金或貨幣市場基金,收益率約為2.5%。這時資產置換為80萬元債券基金和10萬元的藍籌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