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麵我們已經係統地為小夫妻們介紹了家庭理財的方方麵麵,在本書行將結束之時我們為小夫妻們專門選取了一些極富代表性的理財案例,希望能夠幫助小夫妻們更加形象地了解家庭理財中可能遇到的實際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另外,小夫妻們在遇到自己解決不了問題時,還可以請教專家來幫忙,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無論選擇什麼樣的方法,最終完滿的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節 請個家庭理財顧問
對於大部分小夫妻來說,雖然對家庭理財充滿信心,但有鑒於對理財知識和理財經驗的欠缺,再加上平時忙於工作,無暇理財,那麼委托專家為家庭理財出謀劃策則無疑是明智之舉。現在,許多國際理財師培訓機構在國內已經逐漸的增多起來;同時國內各金融機構也加大了係統內理財師的培訓力度;一大批具有資質和專業技能的理財師已經逐步走入了小夫妻的家庭生活。
如何挑選理財師
既然決定聘請理財師幫助家庭搭理財務,那麼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家庭的理財師就成為有此種需求的小夫妻們最為關注的問題,為此,我們建議小夫妻們參考以下幾個條件。
1、知名度
每位理財師的水平都會受到其閱曆、知識水平、觀念、經驗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本著這樣的前提小夫妻當然應該盡量選擇知名度高、影響力大的精英理財師。因為他們的經驗豐富,並有成功的理財案例在前,這便是心與的保證。他們會在推銷理財產品時,最大限度地考慮家庭的財務規劃,指導小夫妻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最終實現穩妥增值的投資目標。
2、獨立性
小夫妻在聘請理財師時,還要考慮獨立性的條件。所謂獨立性是指理財師不屬於任何單一金融機構,這樣選擇的好處是,這一類型的理財師出發點是站在小夫妻的角度,設身處地為家庭財產增值著想,而不會受到機構的製約,在選擇理財產品時也避免了推銷的傾向。當然,選擇獨立理財師需要支付一定的谘詢費用,另外這類理財師適合於那些積蓄較多,增值願望強烈的家庭。
3、參考案例
另外,如果小夫妻的積蓄不多,聘請不起家庭專署理財師也不要緊。目前,與理財相關的媒體越來越多,報紙、雜誌、網站對此都有涉獵,並且正在趨向於專業化。這些媒體一般都會根據讀者的需求刊登知名理財師設計理財案例,並且這些案例一般不帶有廣告性質,對普通家庭來說尤為適用。雖然不能實現真正的量身定做,但對號入座還是可以,小夫妻可以參考一些與自己家庭財務狀況相近的案例,也許能夠起到啟發思路的作用。
在聘請理財師後,小夫妻還要明確理財並不是投機,而是按照穩健、增值的原則,合理地將收入進行綜合配置,因此一味地追求資金的收益率是有些急功近利的做法。我們認為小夫妻從理財師處得到的最重要的應該是增值、保險、子女教育、養老等多項內容的綜合規劃,因此小夫妻應該首先明確家庭的財務狀況和遠期理財需求,隻有這樣才能夠讓理財師有針對性的進行設計規劃。
專業理財師的理財設計案例
注冊家庭理財師在國外已有20年的曆史,他們的責任是對家庭財產收支、投資的每一個細節一一過問,並為家庭做出長遠打算。下麵的案例就是專業理財師為小夫妻家庭設計的理財方案。
家庭檔案:
丈夫:費陽,稅務部門工作人員,月收入2500元;
太太:李明麗,銀行職員,月收入3000元;
女兒:費秋麗,小學四年級學生。
收入情況:
費先生的家庭月收入在5500元左右,其家庭資產除一套已參加房改的116平方米住房外,還有8萬元銀行定期存款,2萬元國債。夫妻雙方單位都實行公費醫療,並繳納養老保險金,二人生病、養老基本能夠得到保障。到目前為止,費先生既有積蓄又有每月兩千元左右的結餘。但是,近年來費先生一家用於提高生活質量的消費支出日漸增大,這使他對未來子女教育等預期開支不敢抱有樂觀態度,理財行為也十分謹慎。
從費先生現有的理財品種來看,家庭采用的是保守型的投資方式,這樣做雖然較為風險較小,但綜合年收益卻很不理想,這樣的收益率很難抵禦物價上漲帶來的資產貶值風險。同時,隨著教育消費水平的逐年提高,費先生必須準備好負擔子女未來上學時可能涉及到的學費、擇校費、大學費用甚至課餘投資。如果費先生繼續采用保守理財的策略,那麼到那時家庭的積蓄可能無法應付如此高額的教育投資,甚至會出現財政危機。另外,在費先生的家庭理財組合中沒有保險類的投資,家庭成員的人身保險、家庭財產保險幾乎為零,這也說明費先生沒有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意識,萬一夫妻一方出現意外,或孩子出現重大疾病,後果將不堪設想。
理財師理財建議:選擇收益率較高的投資組合
考慮到國債是所有投資方式中最穩妥的,其風險性幾乎沒有,另外國債還擁有不繳利息稅、提前支取可按相應利率檔次計息等優勢,所以,費先生應加大持有國債的比重,定期存款中如果有到期或存入時間不長的,可以支取後轉為憑證式或記賬式國債。開放式基金同樣具有風險小、收益高的特點,如果認購或申購運作穩健、管理規範的開放式基金會取得較高的收益。教育儲蓄具有不納稅、利率較高的特點,建議費先生到銀行為孩子開立教育儲蓄賬戶,假設每月固定存入260元,孩子上高中時可取回本息2萬多元。當然,還應當為家庭成員購買適量的人身保險以及家財保險和分紅保險。
此外,費先生還可以考慮進行房產類投資。可以支取部分銀行存款,不足部分辦理住房貸款,購買二手房進行出租或進行房產經營。這樣,不但能達到廣開財源的目的,而且隨著房產價格的攀升,還可以實現家財保值增值的投資願望。
另外在對子女進行教育投資問題上費先生也存在著誤區,他隻是考慮攢錢供孩子將來上學,並沒有重視提高子女的學習質量,要知道一旦子女的學習成績不理想,今後要交的擇校費等花銷將會更大。因此,費先生應在子女小的時候就加大教育投入,可以采用為孩子請家教的方式來促進子女學習成績的提高。並且還可以根據子女的實際情況選擇樂器、體育、美術等一項特長,投入一定的學習費用,進行重點培養。
對已經製定好理財計劃的家庭,理財師會經常通過各種數據以及最新的市場動態,隨時與家庭保持聯係,給予指導和提供谘詢,讓小夫妻的理財計劃達到預期效果。
第二節 看看海外經驗
說起中國人和外國人理財觀念的差距,多數人會想起中國、外國兩個老太太買房的故事。外國老太太貸款超前消費,居有定所,生活質量高;中國老太太省吃儉用,靠一生的積蓄,最終買下房子,卻已是風燭殘年,無緣享受了。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外國老太太的理財方式科學,而中國老太太的理財觀念落後。
在國外,理財的觀念已經非常成熟,家庭理財行為得到了幾乎每一個家庭的重視。家庭一般隻要將自己的財產規模、收入和支出水平、家庭情況、對生活質量的要求、預期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等有關情況進行說明,理財規劃師就能為他們度身訂做一套符合其個性特征的理財方案。國外的家庭理財一般分為生活理財和投資理財兩種。生活理財的目的是設計如何把家庭的未來妥善安排好,以不斷提高生活品質;投資理財的目的則是指通過不斷地調整投資組合,以取得最好的回報。
分開與合並帳戶
由於價值觀和消費習慣上存在著差異,在生活中,每一對小夫妻都會在家庭財務上存在一些矛盾。我們發現要使家庭財務情況趨向好轉,關鍵要重視夫妻間的相互交流。夫妻間討論關於錢的問題時,應該頭腦完全清醒並且十分冷靜。
許多家庭實際上都在采用合並帳戶的理財方式,但情況也不完全都好。完全的合並帳戶有時候會使夫妻中的一方感到不愉快,因為他們也許想有些私房錢,於是分開帳戶與合並帳戶並存的家庭財務方式就變得更為實際。它要求把雙方大多數的工資存入共同的賬戶,以支付每月日常生活的款項,餘下的部分則存入個人的小賬戶以應付個人所需的消費。當然,也有的小夫妻是采取各自處理自己賬目的方法,丈夫掙的錢歸丈夫,妻子掙的錢歸妻子,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沒有什麼不可以。
琳娜·芬克和斯蒂夫·寶林格都是30歲,結婚5年,有兩孩子。琳娜是位建築,斯蒂夫是報紙編輯。他們一直各存各的錢。琳娜說:“我花錢比斯蒂夫更大手大腳,我不想有靠他養活的感覺。”
斯蒂夫認為,這種方式能減少一些夫妻之間潛在的摩擦,促進家庭和睦。當然,家庭日常開支還是由兩人共同負。斯蒂夫付電費,琳娜付電話費,兩人各開一張支票付半數房租,並分攤養育孩子的費用。
這種方式取得成效的關鍵在於“一賬簿”的形式。在這一賬簿上,斯蒂夫和琳娜安上由他(她)單獨支付的家庭費用。如果琳娜用她的信用卡支付了全家人去度假機票,她就會在賬上記下這筆開支,下次有大筆開時,就由斯蒂夫支付。多年以來,這對夫婦支付的款額大體持平。
美國家庭的房地產投資
在低息時代,巨大的房產再融資額為美國經濟注入了幾十億美元,於是房地產市場開始興旺起來。在過去幾年中,整個華盛頓地區的房地產價格一路上揚,許多人因此變得越來越富有,房地產價格在短時期內大幅攀升著實令人頭暈目眩。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大衛,艾理瑞說:“沒有人意識到擁有自己的房產後,財富會悄悄增長。上世紀90年代,證券市場非常火爆,人人都在考慮進入股市讓資金很快翻倍,但結果並未如願以償。從90年代起,對於美國家庭來說,房產卻一直在悄悄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