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就是轉折買點常見的演繹方式,各股可能波動的幅度不一樣,但套路是一致的,都是在大跌後先企穩,然後反彈一下,再回來,接著再反彈上去,再回抽的時候有支撐,然後開始一個波段上漲。
第二節 整合買點
一、整合買點出現的條件:
與轉折買點一樣,整合買點的出現也必須具有三個要素的配合才可以。這三個要素仍然是第二章講解過的K線、移動平均線和成交量。在轉折買點出現後,指數經過十幾個交易日的運行後不再創新低,短期5日、10日移動平均線開始調頭向上,20日均線開始走平,成交量不急不燥,穩定自若,沒有巨量,也無地量。
股指從圖中A點的位置一號氣衝到到B點,指數站在了30日均線之上,在B點右側的次日交易中,收了一根錘頭陰線。這是對30日均線的反抽,按照傳統理論,反抽成功後,股指有進一步向上突破的可能。為什麼此處沒有向上,反而開始轉頭向下了呢?
原因有如下三個:
1、指數從A點到B點的上漲隻用了短短的6個交易日,但卻穿越了4條重要的均線,時間明顯太過倉促;
2、成交量忽大忽小,極不穩定,缺少就有的定力;
3、日K線圖收出的K線形態亂七八糟,毫無規律可言;
基於以上的判斷,在大盤收出錘頭線右側的那根陰K線之後,便堅決的出局了。因為如果此處是底的話,那這個築底工程的進展顯然太快了,這樣出來的工程一定不會經久耐用。他靠的不是小陰小陽的一步一步鞏固,而是大陽線的生拉硬拽,雖然5日均線和10日均線也出現了金叉,但這個金叉太不自然,可靠度自然也大大降低。
如果在此地你依然心存幻想,心存希望,那麼你可以把圖縮小來看。
這樣我們就可以清楚的看到這隻是下跌中的一次超跌反彈,而且轉折買點的出現又是如此的急迫,似乎不給你猶豫思考的機會。所以在錘頭線右側的實體陰下殺出現後,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大盤從標注點B的前期高點2333.28點一路下跌至C點位置的1664.93點,跌幅達到28.6%。在下跌期間,有過反彈,但始終沒有出現轉折買點的信號。H點的跳空高開後,長陰下殺,一條光頭光腳的大陰線似乎在告訴投資者,下跌是唯一的選擇。
二、整合買點的演繹過程:
整合買點通常出現在轉折買點之後,轉折買點的出現意味著K線與均線首次全部調頭轉向,開始進行階段性的技術修複工作。所以轉折買點的盤麵穩定性仍然很差,因為短期均線的調頭對於長期的行情沒有實質性改變,大部分長期均線仍然處於空頭格局當中。
但是,轉折買點的出現,至少意味著有轉勢的可能,所以在轉折買點附近進場要輕倉快跑,不能重倉戀戰。如果轉折買點出現的有效性被承認,那麼趨勢的下一步任務就是開始整合長期均線,給長期均線做思想工作,讓他們慢慢的調頭回來,加入到多方的陣營裏。在這段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時間裏,整合買點往往就在此處產生。
下麵分析一下整合買點出現的具體演繹過程。
大盤指數從B點開始,引發了一輪下跌後,指數到達了C點的位置1664.93點,後勢驗證該點成為了階段性大跌的底部點位。
C點的位置,大盤指數收出長陽線,但K線仍在5日移動平均線下方,不能入市。之後經過八個交易日的演變,指數在D點位置又收出一根中陽K線,這是指數至下跌以來首次站上5日和10日均線上方,而且5日線和10日線即將金叉。這是明確的轉折買點信號,收盤前可輕倉進場做多。
通過觀察C點到D點之間的K線形態,發現其中的K線形態多為小陰小陽及十字星,沒有上躥下跳的大陽大陰線出現。C點到D點之間的量能形態也比較穩定、溫和,沒有出現衝天量,也沒有出現吸地量。以這種溫和的方式慢慢的讓5日均線和10日均線相逢,而不是上麵所講的生拉硬拽的方式,這樣使得轉折買點的可靠性就很強。
通過以上對量、線、形的分析,證實這個點的可靠性較高,假使我們在收盤前5分鍾買股進場,那後市的演繹又將如何呢?
D點是我們進場的位置,次日大盤跳空高開一路上攻,幾乎收了一根光頭光腳的大陽線。之後回打20日均價線,然後以4連陽的強勢繼續向上進攻,漲勢如虹,非常壯觀,D點處轉折買點的可靠性得到驗證。
E點位置的次日,一根大陰線向下回打,收盤時跌破了5日均價線,這根陰線給人的感覺很壓抑,一陰吞兩陽,如果根據5日均價線來操作,那收盤前就該出局了。但在陰線的第二個交易日,一根大陽線又再次包回了前日的大陰線。
如果按照陽包陰的理論來分析,次日應該再出一根中陽線才正常,但為什麼在F點的大陽線出現後,次日沒有創新高,而是大幅低開收小陽線了呢?在這個點上,短線我們是不是應該離場了,還是繼續持股等待向上反彈?
首先,從D點漲到E點用了七個交易日,其中隻有一根小陰線,餘下的全是中陽線和大陽線。在實盤中,這種凶猛的漲勢一般很難持續。
其次,從D點到E點的七個交易日符合周期離場原則,一般短線是持股三到五個交易日,但由於大盤很強勢,所以持股到E點。在E點收盤後,指數的乖離率已經很大了。
最後,觀察一下H點的量能特征,短時間內集中放大量,這對後市不太有利。因為如果後市想要繼續上漲,就要放出比H點還要高的量能才可以,這是對市場資金麵的的考驗,需要真金白銀來堆徹的。
通過這樣的分析之後,在E點後麵的大陰線或者是F點後麵的小陽線出現之後就要堅決出局了,不要有一絲留戀,保存勝利果實才是最重要的。
從F點到G點出現了一小波下跌,向下去回踩20日均價線,這波下跌不是我們事後看到了才說他肯定會跌,而是通過分析,證實跌的可能性會大一些,所以按照自己的操作策略就出局了,如果第二天大盤沒跌反漲,那再具體研究分析該不該進場,有沒有進場點。永遠記住,保本第一,賺錢第二。
在G點左側收第一根陽K線時是進場的條件就有了,但要看次日的走勢,因為指數在此位置附近是可上可下的,如果進場後大盤下跌那就被套了。
次日果然低開,但低開高走,收盤時與前一交易日的價格幾乎接近,從這一根K線的形態及對應的量能我們就可以嚐試的進場了。因為這兩根K線組合有一種雙龍出海的味道在裏邊,而且量能也稍微的有些放大,再加上20日均價張呈多頭向上的拉帶作用,以及當時政策麵的配合,大盤後市向上的可能性很大。
其實G點就是這節所講的整合買點,觀察K線圖,可以得出整合買點出現時幾個特征:
1、必須是在轉折買點出現後,經過一輪小波段的上漲,之後再拉回來企穩,整合買點才有可能出現。
2、整合買點出現時,5日、10日和20日的均價線必然正在和向一起靠近,就像打仗時三軍會師一樣,隻有這樣才有力量將指數或股價推的更高。
3、整合買點出現時,量能不宜放的過大,否則後麵推高指數和股價需要放量時就放不出來了。
上麵三條是從技術麵出發的,但前提是有政策麵的支持,技術麵一般情況下都要服從政策麵,這是政策市的特點,不能光想技術分析,不關心相關政策。
從G點位置開始,至L點,5連陽讓指數創出了近期新高,可見整合買點的實戰意義還是很強的。如果進場點位把握的比較準確,一般情況下,是很難被套的。
這就是整合買點出現的前因後果,股市中有太多的投資者根本不知道何時進場,何時出場,所以總是被套,原因就在這裏。
三、如何捕捉個股的整合買點:
股民熙熙,皆為利來;股民攘攘,皆為利往。我們踏進股市是為了獲利,為了賺錢,不是來賠錢搞慈善的。當我們的交易讓帳戶裏的資金一天天變少時,可曾反思過其中的原因。為什麼有些人就能賺錢,而我們就隻能賠錢呢?炒股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般簡單。
個股的整合買點與大盤有異曲同工之妙,下麵結合滬市個股:中體產業(600158)的走勢來講解如何捕捉個股的整合買點。
股價從圖中A點的位置一路下殺,中間隻喘過一口氣,就從股價從6.78元跌到了B點位置的3.02元,跌去了價格的一半還多。有的交易者認識不到股市下跌的厲害,總認為自己手裏比如64元的股票,無論如何也不會跌到46元,或者跌到對折32元,結果最後跌到了4元,把前麵的6抹去了。這就是股市,你永遠不知道它的底在哪裏。
從A點殺到B點,也僅僅用了29個交易日,一個半月的時間,如果你不相信下跌的厲害,那你的資金在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裏就縮水一半還多。在最底點3.02元右側的紅K線出來後,根據上麵講解的要素,我們可以判斷轉折買點出現了。
喜歡短線操作的交易者在轉折買點出現後,可以以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倉位來試探,不可重倉。如果第一倉買入後,很快脫離成本區,證明操作成功,後續可繼續加碼至半倉左右。有時候合理的倉位控製也能規避掉不少風險,保全你的資金。
從B點到C點是轉折買點出現後發生的一小波上漲,漲幅不小,有三十多個點的利潤空間。九連陽連續上漲,紅彤彤的一片,量能不斷放大,均線不斷金叉。
C點位置的右側收出上漲以來的第一根中陰K線,在不知道未來趨勢的情況下,可以認為這根陰K線是短線調整的開始。因為首先這一波已經漲了百分之三十多,其次此波上漲的量能已經放了很多,要繼續漲就需要更多的資金來推動,短線來看顯然是不現實的。
在C點右側收出中陰K線以後,交易重心不再上移,表明短線上衝無力,需要回調整合集聚能量,以備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