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絕佳買點的分析與應用(1 / 3)

股市有句諺語: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才是師傅。這說明大部分虧損被套的交易者,大都是買在了正確的點位上,卻沒有賣在正確的點位上。如果單是這麼理解恐怕是比較片麵的,因為要想成為師傅,就一定得先從徒弟做起,被套隻能說明你還沒有出徒,掌控買點的功夫還不到家。所以本書把如何尋找、識別買點放在前麵講解,相信讀完之後,你不僅會對買點的技巧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對賣點的把握也會有所提高。

本章及後麵所有章節內容所講的買點、賣點、低吸、高拋的方法均隻適用於短線和中線操作,基於短線和中線的具體時間長短因人而異,所以在此提示:不論交易者變為自己是做短線或是做中線,如果按照本書所講解方法進行操作,那麼持股時間一般為5—13個交易日左右,也就一周到三周時間;如果是做超短線,那時間應控製在3—5個交易日,一周左右的持股時間,切不可時間過長,不論賺錢還是虧損都要出局。

那麼為什麼不介紹長線的投資方法呢?個人覺得目前中國的股市根本沒有長線投資的環境,價值投資隻是個別人的美好願望。當所有人都在投機的時候,我們也沒必要非得逆勢而行,畢竟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最佳買點也就是比較安全的起漲點,在這種點位附近進場,風險收益比是可觀的。也就是說,有明確的止損點,如果賠了,兩三個百分點就出局,如果賺了,可能就有一二十的短線利潤。因此,這種點位附近的股票還是值得去搏一把的。這種最佳買點的位置一般有以下三種。

第一節 轉折買點

一、轉折買點出現的條件:

轉折買點的出現是相對於K線形態及移動平均線的位置而言的,在一個下跌波段中,K線形態出現了止跌企穩的陽K線,並且站上了5日移動平均線。而此時5日移動平均線的下降開始速度減緩,甚至走平。

A點位置,2009年7月29日,大盤盤中兩百多點的大陰線下殺,一陰切三線,斷頭鍘刀,相當恐怖。收盤後收在了20日移動平均線上方,10日移動平均線下方,表明10日移動平均線被有效擊穿。當時大盤處於多頭的上升趨勢中,這種回踩20日移動平均線的動作是正常的洗盤行為,次日再次回踩20日移動平均線,支撐有效,向上突破。此後收出了標準的上漲紅三兵形態。

B點位置,2009年8月4日,在紅三兵形態後麵是一根錘頭線,最高3478.01點。從B點到C點是一輪幅度和速度都較淩厲的下跌,跌了700多點的指數,為什麼在經典的紅三兵形態後麵,沒有出現大幅上漲,反而是不漲反跌呢?難道是經典的形態理論錯了嗎?肯定不是。因為普通交易者知道紅三兵,主力機構也知道,那麼機構就可以利用這種形態來迷惑你,給你做坑,讓你往裏跳。所以我們學習技術,不是為了固執刻板的按圖索驥,而是為了學會反技術偵察。

C點位置的右邊,出現了一跟力度較大的陽K線,收盤剛剛收到5日移動平均線附近,但由於沒有完全包殺前一天的大陰線,所以仍然不能入場,期待中的轉折買點仍然沒有出現。

D點位置,次日再收一根陽線,收盤已經完全站到5日平均線上方,表明攻打5日線的戰鬥勝利了,轉折買點所要求的形態出現。所以可以考慮下一個交易日進場搏一把短線。

二、轉折買點的演繹過程:

轉折買點的出現首先必須是大盤及個股經過一輪較大幅度的調整後才會出現,大盤調整的幅度一般應該在20%左右,個股的股價較近期高點至少應跌去三到四成左右。

其次大盤及個股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下跌後,開始出現止跌企穩的信號,轉折買點出現的環境才算形成。

轉折買點所需要的條件已經出現,所以可以選擇兩到三成倉位入場試探。

D點到E點,大盤指數一共在5日移動平均線上方運行了5個交易日,這個小周期的時間符合短線的持股的時間,三到五個交易日。於是在E點右邊出現跳空低開的陰線時,交易者就要主動止盈或止損離場了,離場的原因有三條:

1、大盤本身不是在上升格局當中,這種弱勢反彈中的行情不可戀戰,要速戰速決;

2、是短線運行周期已經達到5個交易日,再出現向下殺跌就要先出來再說;

3、收盤後,K線已經完全脫離5日移動平均線掉頭向下了,其他均線全部反壓其上;

在不知道後市如何演繹的情況下,清倉出局是最安全,最有效的規避風險的方法。

出局後大盤的後續走勢,次日便是一根192.94點的大陰線。

F點是到達了本輪調整的最低點2639.76點,兩小陽之後,一根大陽線,成功站上5日移動平均線,並問鼎10日移動平均線。

G點是次日回踩10日移動平均線之後,收盤站在了10日線之上。

此時一定要進場做多了,原因有三:

1、大盤止跌企穩,並伴有標誌性大陽線出現,說明有資金入場;

2、日K線已經成功站上5日均線而且至下跌以來首次站上10日均線;

3、G點左邊的標誌陽出現時,對應的放出了日線出頭量,量能較好;

一直到H點大盤整10個交易日的運行都比較穩健,如果選股成功,這個小波段是能獲得不少於十個百分點的利潤的。

需要引起投資者注意的是:炒股的重要法則首先是看政策,其次看大盤,然後看板塊,最後才是選個股。無論什麼樣的買點,都要按這四步來操作。在股市下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管理層適時推出了有利於股市的利好政策,之後大盤開始企穩,這時個股才會止跌,經過一到兩個交易日穩定恐慌情緒後,會逐漸出現領漲性的板塊,此時才是交易者考慮尋找個股買點的時候。

三、如何捕捉個股的轉折買點:

在大盤出現轉折性買點之後,我們就要研究一下個股的轉折買點了。基本上個股的走勢軌跡與大盤是一致的,很少有出其右者,但又不是完全步調一致,多少會有些差異,比如深市股票:佛塑股份(000973)。

該股在2009年“7.29大跌”的次日,並沒有像大盤一樣反彈,而是在A點的位置又收出了一根小陰線,隨後是三天的上漲,當時大盤出現了階段性高點,而該股並沒有創出新高。

從B點的位置開始到C是連續9個交易日的下跌,股價從高點7.60元跌至5.60元,跌幅達26.3%,大於大盤的跌幅。

C點右側收出一根長陽線,但在這根陽線的位置並不能進場。雖然也是一根長陽,量能也有所放大,但最關鍵的5日移動平均線並沒有收複,所以不能冒然行動。

C點位置右邊的長陽後麵緊跟著就是一根長陰線,力度很大,下殺的決心也很堅決,但是由於大盤已經先一天止跌企穩,所以該股從D點的位置開始至E點,出現了5個交易日的上漲。對於E點來說,這是下跌期間以來,大盤指數首次站上10日均線後的回踩動作,並且5日均線和10日均線也即將金叉。理論上說,在E點回踩的下影線位置進場是有向上突破的可能性的,這個買點也是值得賭一下的。如果就在此點附近埋單成交,那麼後市如何演繹呢?

在E點右側的位置收出陰K線,當天大盤也是收陰K線,而且該股收盤破了5日和10移動平均線,所以必須出局觀望,如果次日收出陽包陰的走勢,那就再必須進場做多。這種做法很簡單,也很傻瓜,但可以有效的回避大跌,而且不會錯過上升的波段。止損隻針對當前,以後怎麼走,那是以後的事情。

有些投資者總是在想,今天賣了,明天再漲回來那不是浪費手續費嗎?問題的關鍵在於,明天的走勢到底是什麼樣子的誰也不知道,你隻是在幻想明天會漲,這種幻想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按照這種不科學的操作方法來指導自己投資,賠錢的概率肯定會大大增加。我們要做的就是把今天的事情做好,做不好今天的事情,明天也好不到那裏去。每一天,為明天。這是句廣告詞,但很有道理。

E點之後的第二個交易日果然收出大陰線,證明前一交易日的出局是正確的。如果心存幻想,期待著第二天收陽線,那結果就是被套牢。

F點是日K線首次站上5日移動平均線,而且實體部分占領的比較多,所以可以考慮次日回踩5日線的時候買進。結果第二天高開高走,直接衝擊10日移動平均線,並一舉拿下,收盤後站穩了10日線。

此時到底該不該下單該股?如果下單,股價沒有回打到此前預定的5天移動平均線附近的價位;不下單吧,看著股價往上漲又忍不住,而且進去就隻能是追高。其實,此時絕對不能追高了,如果追被套的概率會很大,因為股價已經脫離了5日均線,就算不下跌回踩,也會等待5天均線上靠,追高進去也不會立刻漲,搞不好就會掉下去被套住。

G點處出現了回踩10日移動平均線的動作,這是個較好的短線買入點,可以將買入點設定在10日均線上。這樣,如果第二天收盤破掉10日均線就出局,止損空間很小,不會大虧。原因如下:

1、大盤處於回升態勢中,相對而言,操作個股的安全度大大提高;

2、10日均線開始走平,5日線與10日線即將金叉;

3、回踩10日均線的量能適中,沒有放大量;

從G點到H點該股出現了一個小波段的拉升,持續了六七個交易日,到H點收盤的位置就該出局了。因為股價的乖離率已經很大,交易重心也不再上移,長長的上下影線,顯得亂而無緒。而且小波段的時間周期也符合要求,再參看大盤的走勢,所以決定收盤前清倉出局了。

從A點的位置開始下跌,看來運氣不錯,之前的利潤沒有被市場收回去。圖中A點到B點的下跌可以跟蹤,屬於陰線回打的調整,如果大盤沒有破位,那麼在股價打到20日移動平均線附近可以再次入場,這也是一個買點,就是第二節要講的整合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