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點到D點的10個交易日中,股價開始橫向震蕩,最後3個交易日回打20日移動平均線,而且出現了前麵所講的“雙龍出海”的形態;E點位置的量能也適中,沒有巨量出現;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形態會師形態,聚在一起,似乎要發起一輪攻擊戰鬥。
基本以上的分析,再配合大盤的形態,可以確定此處就是一個完美的整合買點。在D點的位置進場到底是對還是錯,當時我們是不知道的,但我們知道要把止損點設成20日均價線的價格,一量次日不漲卻跌破了此價位,就立刻止損出局,損失不過一個多點。但如果在此點位捕獲成功,那盈利至少會在百分之十以上。
在整合買點買進之後,次日股價便高開高走,漲了9.61%,接近漲停。6個交易日中,隻收出一根小陰線,陰線後又是四連陽,這種走勢,想不賺錢都難。到F點的位置時,獲利已經百分之二十多了。
F點位置的右側收出了陰包陽的中陰線後,便可以及時的止盈出局了。止盈要堅決、果斷,隻有帳麵盈利變成真金白銀完整的交易才算完成。
第三節 攻擊買點
一、攻擊買點出現的條件:
上兩節中所講的“轉折買點”和“整合買點”的出現,都需要K線、均線和成交量這三要素的配合才能完成。攻擊買點的出現條件同樣三者一個都不能少,隻是該買點出現時的三要素形態與前兩個買點出現時的形態有所差別而已。
攻擊買點一般出現在整合買點之後,從整合買點出現開始,大約需要二十多個左右交易日的上下活動,就可以發展出典型的攻擊買點了。
A點位置是轉折買點的進場點,B點位置是整合買點的進場點,C點位置收出的長陰包陽走勢預示著股價要進行短期的調整。E點是股價在經過短暫調整後,再次站上5日均價線。從K線形態上看,該點進場也是可以的,因為股價已經連續四次回踩20日均價線,沒有被擊穿,證明該均價線的支撐有效,但為什麼後麵卻跌下來了呢?
細心的讀者也許已經注意到了K線下方的成交量,從D點附近的成交量形態來看,量能明顯不夠,與前一波上漲時的量能比較呈逐層遞減狀態。通過圖形可以看到,C點到E點股價的回調幅度並不大,想要在E點接著起漲,必須放出比B點到C點更大的量能才可能突破C點的高點價位。由於量能不夠,股價隻有向下突破尋求支撐了。
從E點到F點,完成了對5日、10日和20日三條均價線的拉攏工作。使其三均會師,共同指向一個方向,這樣向上發動攻擊的時候力度會增大,行情也能走得更遠些。
F點的位置收出了一根大陽線,一陽穿三線,表明多頭已經開始占領市場。攻擊買點多數時候出現在此位置,穿線之後,如果次日回踩不斷短期均價線,就可以大膽入場賺錢了。行情到來的時候我們不要不好意思,此時大膽買進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二、攻擊買點的演繹過程
在攻擊買點出現的條件具備之後,我們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最佳的入場時間。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情,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具有兩麵性的。股市也是如此,攻擊買點的條件具備了,不代表市場一定會攻擊,隻是說具有了這個形態,攻擊的機率會大一些,就如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肯定不會成功的意思一樣,具備攻擊態勢不一定攻擊,但如果不具備攻擊態勢那肯定不會攻。
炒股就是機率遊戲,何時進場,何時出場,關鍵就是點位的控製。同一天進場,有的交易者收盤時已經獲利三四個點,而有的交易者卻被套住,原因就是點位控製的不一樣。
B點是由於量能不夠而下跌的始點,E點是一陽穿三線的位置,次日指數果然回踩5日均價線,由於低開,收盤為陽線,實際指數是下跌的。而此時5日均價線和20日均價線形成金叉,技術麵上又多了一層保障。
E點到F點,上漲了一程,但力度似乎沒有期待中的大,在F點的左側甚至收出了跌破5日均價線的小陰線,次日也僅僅收了一根錘頭線,並沒有大漲。那麼,大盤指數處在這樣一個形態位置的時候,我們是出局觀望呢,還是繼續持股不動呢?
F點已經被遠遠的甩在了身後,大盤像脫韁的野馬一躍千裏,一天的漲幅就超過了前麵近一周的漲幅。
從F點到H點,中間共三個跳空高開的缺口,全都沒有回補,G點處的量能不斷放大,顯示了大盤處在非常強勢之中。為什麼在F點就比較猶豫不能輕易的出局呢?這個通常都是根據以往的經驗來判斷的,如果當時的政策各方麵都支持行情向上,那麼隻要攻擊買點得到確認,其漲勢就會比較淩厲。不像轉折買點和整合買點,隻要有利潤就可以跑掉,而攻擊買點卻不能這樣操作。
其實,前麵的轉折買點和整合買點隻不過是為了後麵攻擊買點的出現在做鋪墊,真正要表演的是攻擊買點,這是一條規律,但不是萬能的,要根據當時的政策環境來分析判斷,但千萬不可生搬硬套,否則就有可能被套牢。
三、如何捕捉個股的攻擊買點
在股票實盤交易中,掌握一種技術分析方法是比較重要的,但不是全部。有了好的方法還要能找到好的股票,這樣兩者相輔相成,才能成功。這就好比一個廚藝超群的廚師,必須要有上好的原料才能做出美味珍饈一樣。
想要找到好股票,就要有好的選股方法,再利用計算機軟件技術來篩選,最後精挑出自己想要的股票。目前,滬深兩市有一千八百多支股票,並且幾乎每天都有上市的新股,可謂浩如煙海,如果手動一支一支挑選,顯然是不現實的。
看盤軟件的選股平台可以輕鬆的解決這個問題,在軟件裏可以按照自己設定的條件編寫出任意的選股公式。但是有大部分的交易者對公式編寫不熟悉,也不要緊,現在網絡技術發達,眾多的股票經濟網站裏有大量有經驗的股民編好的公式拿來與股友分享。
不論是轉折買點、整合買點,還是攻擊,要尋找具有該性質點位的股票都需要借助選股公式來幫忙,有時候發現一支個股出現了整合買點的形態,就要一路跟蹤它,等待它出現攻擊買點的時候買進,享受波段上漲帶來的利潤。所以在股市中,等待是一種良好的品質。
下麵結合個股來分析一下如何捕捉攻擊買點:深市股票 海南高速(000886)
我們通過選股公式或者無心瀏覽找到了該支股票,A點位置的左側是一輪大幅度下跌,最低價是1.90元。A點位置轉折買點出現,從A到B點通過一波上拉,漲幅很大,對應的F點位置的量能也放的很大。
B點位置右側的大陰線下殺,提示交易者出局,因為股價要進行短線回調了。從B點到C點是一個整合的過程,從圖中可以發現,5日均價線和10日均價線的走勢已經開始趨平緩,整合買點就常常誕生在此種環境下。
C點又是一個類似“雙龍出海”的形態構造,可以確定整合買點出現。但為什麼從C點到D點的漲幅卻很小,給人一種漲不動的感覺,像有什麼東西在拚命往下拉?原因就是G的成交量,G點箭頭所包含的成交量和F點的成交量堆相比較,明顯不是一個量級。所以成交量的縮小,嚴重製約了股價的上漲幅度。而A點到B點的上漲,成交量顯然放的有點稍稍過了。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有時候即使買點和形成條件具備了,也開始上攻了,但不一定會按照我們預計的漲幅去上漲。市場就是這樣變化多端,不要試圖去預測和控製,我們能做的隻有應對。
如果在C點入場,那最遲在D點右側的陰包陽出現後出場,除非次日再有大陽線包回陰線。從C點到E點又是一個小幅度的調整,在股價到達E點位置的時候,三條均線已經開始靠攏,前且有陰打金叉的形態出現,如果在E點位置的右側拉出一根標誌性大陽線,那攻擊買點就形成了。
結果非常難看,一根斷頭鍘刀的大陰線將所有的美好夢想粉碎了。從E點到F點是七連陰的下跌,是市場錯了嗎?不是。是我們的操作有問題嗎?也不一定。因為市場經常會對你正確的操作加以嘲笑,讓你不斷懷疑自己,自亂陣腳。市場我們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當E點右側的大陰線出現時,就要及時離場了,因為當初進場的止損價位就是20日均線的價格支撐,現在已經跌破,那就毫不猶豫的平倉了。
從H點到L點是一個修複波,漲幅不大,但交易重心不斷上移。到L點時,又出現了“雙龍出海”的形態,這次你學敢進嗎?也許可能會想等等看看,萬一再像上次大陰下殺呢。
結果就是圖中的樣子,三條均線開花,股價一飛衝天,從L點到K點漲幅達到近30%。但也許在L點的位置你猶豫了,不敢進了。等到漲起來之後又不敢追高,害怕進去被套。行情總是在猶豫不決中進行,在一片歡呼中結束,這是規律。
在股市中,當技術修煉到一定程度後,需要修煉的就是心理了,可能你明明知道這就是一個起漲點,但因為前麵把你嚇住了,你就不敢進了,因而錯過了大行情。所以說,交易有時候是需要一點勇氣的。
有時候也許很多人知道該買什麼樣的股票,而且後來這些股票表現的確實也不穀。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最佳買點在哪裏。往往一猶豫,就錯失了很多機會,看著自己選出的股票一路上漲,內心非常的煎熬。後來終於忍不住去緊一把,結果追完就被套。一次兩次無所謂,次數一多,心理防線就潰敗了,越來越不會操作,越來越緊張,帳戶資金越來越少。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上麵我們用三節講解了大盤及個股的演化過程及其中包含的買點,不敢保證全對,但至少不會讓你大虧。炒股就像打仗,保存實力是重中之重,否則子彈全部打光,就算敵人手無寸鐵的站在你麵前,你也無可奈何。希望本章的內容能對廣大交易者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