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毀三觀的精怪故事集(1 / 2)

毀三觀的精怪故事集

藝文

作者:年

來自世界各國的極品故事,保準讓你瞠目結舌,三觀碎一地。

作者:安吉拉卡特

譯者:鄭冉然

出版:南京大學出版社

前段時間有個熱門網帖,說的是中美老師對《灰姑娘》的不同解讀。當然,你猜都不用猜,中國老師照例是要做足全套的:分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講講作者的生平事跡,總結故事的重大意義……完了,下課。

美國老師就會問:如果辛德瑞拉到了12點還沒來得及跳上南瓜車,可能出現什麼情況?學生就巴拉巴拉說一通。然後老師說:所以你們要守時,女孩子更要打扮得漂漂亮亮,不要邋裏邋遢地把男朋友嚇跑了。再問,是辛德瑞拉自己決定要去參加舞會的,這說明了什麼?對,她愛自己。所以,就算沒有親媽愛你,就算別人都不愛你,你也要加倍愛自己……

盡管對中國學生來說,美國老師的解讀已經足以顛覆很多,但它無疑還是很正麵、很勵誌的解讀。之所以這麼說,是要拿它跟《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做個對比。相形之下,後者才是真正的顛覆:這些從世界各國搜集而來的極品故事,足以讓你瞠目結舌,三觀碎一地。

話說回來,觀念原本就是用來顛覆的。如果永遠不能被顛覆,它還有什麼意義呢?

比如說,對待生命的態度。按照現今的普世價值,人的生命至高無上,就算是罪大惡極的人,你也無權私自剝奪他的性命。但在這些無法無天的精怪故事中,生命壓根不是個事。小夥子拐跑了姑娘,姑娘的父親追來,姑娘就念咒語變出一條河,把父親淹死了,然後姑娘和小夥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在我們的世界裏,這叫不孝;在精怪故事裏,這叫勇敢追求幸福——你想,誰忍心懲罰一個追求幸福的人呢?當年小章姑娘不是也說過嗎,“我年輕,年輕就是理由!”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姑且稱之為“小三現象”。呸,不是你想的那個“小三”,是家裏的老三。在歐洲,在非洲,在亞洲,都有幾乎同樣的故事:一家三個女兒,兩個姐姐平庸懶惰,老三卻美麗聰明又善良。總是這個小妹妹曆盡磨難,最後嫁給了王子,得到了幸福,而她的兩個姐姐,不管是同父同母的親姐姐,還是後媽帶來的女兒,都沒什麼好下場。這是不是印證了那句民間俗話: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

這類故事告訴我們,要提防爹媽偏心。好在現在都是“隻生一個好”,爹媽想偏心也沒太多機會。

正能量也不是沒有。這本書裏,有足智多謀的姑娘,有擅長講故事讓妻子每天容光煥發的農夫,也有曆盡艱辛贏回幸福的公主。不過更多的還是赤裸裸的悲催現實:在《小紅帽》裏,小姑娘不是像我們熟知的那樣破肚而出,而是被大灰狼一口吞下去,死了。

這也許正是本書作者安吉拉卡特被稱為“文學女巫”的原因之一。你也看到了,這些故事多數都是少兒不宜——血腥、暴力、貧窮、饑餓、欺詐、妖術、陰謀、不穩固的家庭關係、狡猾的婦人、品行不端的姑娘、壞姨媽和怪姐妹,已經到了讓人深深不安的地步。

還有一個永恒的主題就是亂倫。

有一個哥哥想娶自己的漂亮妹妹,家人竟然默許了。妹妹很憤怒,就趁哥哥熟睡時切下了他的睾丸,於是他死了。有一個母親妒忌自己的兒媳,就把兒媳趕出家門,自己假扮成兒媳的樣子,跟兒子睡過之後她還懷孕了,兒子發現真相後,和眾人一起把母親燒死了。

最極品的是一個來自因紐特的故事,不知是不是因為那地方天寒地凍,人們閑得沒事隻好讓想象力在人類道德的邊緣不羈滑行:從前有個老婦人想要占有年輕漂亮的兒媳婦(注意,是老婦人,不是老公公),她趁兒子出門打獵,就用海豹骨和海豹皮給自己做了個假雞雞,然後把它展示給兒媳婦看。兒媳婦一看覺得真好啊,然後她們就一起睡了。兒子回來發現了這事,三下兩下就把母親打死了。然後小媳婦哭得昏天黑地,對她的丈夫說:“你殺害了我親愛的丈夫……”瞧有多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