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公共管理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討(2 / 3)

(3)教學方式和方法。從調查數據可以看出,學生與教師之間溝通較良好,教師在學生學習、就業等方麵能提供積極有效的幫助和支持,滿意度都超過70%。教學方式上,教師比較注重結合案例和實踐,滿意度超過90%;並且教師的講授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滿意度超過70%;但在鼓勵學生開發創造性上略顯不足,不滿意度超過30%。整體上看,教學比較偏重教師的講授,學生的參與度和創造性不高。教學態度上,學生的滿意度較高,超過80%,教學態度和職業態度對學生產生了積極有利的影響。

3、實踐活動評價

(1)工作體驗。調查數據數據顯示,南京郵電大學學生對工作體驗不滿意程度都較高,不滿意的百分比都在80%左右。公共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中安排了相應的實習活動,有的專業製定了學期內實習計劃,有的專業為學生提供了參觀考察用人單位的機會。但是,從學生對這些實習活動的評價來看,滿意程度並不高,這間接反映了目前我們所提供的學期內或假期的參觀、實習活動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陷入了一種尷尬境地。筆者認為,專業實習是非常必要的,為了保證實習效果和質量,學校方應該主動與用人單位協商交流以建立一種長效機製。

(2)嵌入式實踐學習。實踐學習一般分為嵌入式和附加式兩部分,嵌入式實踐學習主要指課程內促進學生實踐能力提高的學習活動,涵蓋在正常的教學活動之中;附加式實踐學習不屬於正常的教學計劃之內,但對於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就業有所幫助。調查數據可以看出,在專業課教學中對關鍵就業能力的重視程度以及對專業相關具體技能提供實踐機會兩個方麵,學生不滿意程度都非常高,接近80%;將關鍵就業能力的培養融入專業課教學及教學評價這個問題,學生不滿意程度也較高,接近60%。可以看出,教學環節與實踐環節嚴重脫節,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並沒有有效地納入到教學體係中。專業課教學過程中,重視理論知識教學忽視實踐教學的問題比較突出,教學評價也是以理論課的考核為基礎。

(3)附加式實踐學習。調查數據可以看出,學生對學校提供求職信或簡曆寫作上的幫助和應聘技能技巧的指導這兩方麵比較滿意,滿意程度都超過了80%;學生對學校、學院提供的實踐平台和創新實踐性項目滿意程度較低些,滿意程度都是70.5%。說明當前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可以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平台,以提高其綜合能力,充分展示學生的才能。

三、結論

經過對數據的統計分析,筆者發現兩個主要問題。首先,人才培養目標不夠明確,導向性不強。當前,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到底應該以什麼目標為導向。本文認為,應根據社會需求,對公共管理類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再定位,將“就業型”、“學術型”的“專門人才”培養目標,轉變為重能力、強實踐,以應用型為主的人才培養目標。其次,實踐能力培養不足。當前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養模式依然是一種重理論輕實踐的模式,實踐課程設置不夠,課堂講授依然以理論知識為主,教學考核方式單一化,學生實踐能力無法考量,各種實習安排趨於形式化,忽視對學生應聘能力的指導等等。因此,公共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在課程設置、教學方式、教學考核、實習安排、附加式實踐活動等方麵都應該相應地增加實踐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