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金融機構轉型研究(3 / 3)

設計良好的網絡金融服務係統應當提供認可服務,也就是要提供電子信息認可的發送證明、接受證明、和內容證明。網絡金融業務係統應當能夠充分減少授權客戶發出不必要交易的可能性,使客戶完全了解從事任何交易可能產生的各種風險;對整個交易可能產生各種風險;對整個交易和認證過程給予特殊充分的保證;保證數據不能受到任意更改,並且可以隨時發現被改動的數據。

職能分工是內部控製的基本組合部份,其目的在於減少網絡金融業務活動的詐欺行為,確保交易行為合法,並且使公司資產得到有效的保護,功能分工對於確保銀行數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至關重要,它有利於防止詐欺行為發生。如果對職能充分了解,那麼進行詐欺的途徑隻有共謀。網絡上金融業務的功能分工包括下列內容:交易過程和係統必須確保任何雇員或委外服務供貨商不能任意進入、授權和完成一項交易;加強對網絡金融業務係統的測試,確保功能分工的嚴肅性;在開發和管理網絡金融業務係統的人員間進行詳細的功能分工。

五、互聯網金融背景下金融機構轉型的技術支持

1、完善的計算機軟硬件設備與支持係統

完善的計算機軟硬件設備及後援係統是經營互聯網金融機構不可或缺的工具,目前許多金融機構的做法是自行購買(或承租)計算機硬設備,將相關計算機軟件開發與維護外包給計算機公司以降低經營成本。而支持係統的建立,是指將金融機構信息部門的研發技術、企劃部門分析顧客資料的能力、業務部門的營銷技能做一整合後支援互聯網金融機構業務的係統。若金融機構隻有先進的計算機軟硬件設備卻乏強有力的後援體係,則服務質量也會因沒有堅實專業人員的支持而受影響。

2、做好網絡服務係統的串聯接口設計

串聯設計是指設計出串聯產品提供人類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使用。串聯代表的是人與產品或係統之間的使用行為,而人機的串聯內容包含四種構成因素:使用者、需要去做一項特定的任務或工作、特定的環境、使用計算機係統,這四要素合稱為使用性。串聯設計模式重點在於使用者需求與串聯模式的建立。金融機構服務係統交互式接口的設計應遵循如下原則:記憶的最小化原則,也即係統應該提供選項讓使用者選擇而非輸入字符或數字,利用使用者可以理解的特性來表現係統接口;操作的最大化原則,即執行完一個動作時,屏幕上的顯示部分應該做最少的改變,給予使用者視覺的連貫性(一致性),而非跳躍式的、沒有規律的。在接口的操作串聯上應做到簡單易理解、較好信息識別性(例如:聲音提示與屏幕信息的回複)、良好的操作記憶、操作上視覺傳遞的明示度(例如:按鍵的大小、數量、編排與提示文字的清晰度)等。另外,使用上能具有更親近使用者的貼心設計與融入感,這具體包括如下內容:一致性,也即接口設計的一致性讓使用者更容易學習和記憶;親和性,也即接口應該親切地邀請使用者進一步探索係統;簡單明了,也即使用者要能迅速了解界麵的架構,開始使用它;謹慎的使用顏色,也即對於傳達信息來說,顏色是高度有效的非語言方法,但如果隨機使用,顏色則會讓使用者轉移注意力而感到混淆。

【參考文獻】

[1] 唐玨嵐:互聯網金融發展麵臨的環境之困[J].中國國情國力,2014(7).

[2] 張常勝:打造互聯網銀行 創造新商業模式[J].新金融,2013(7).

(責任編輯:諶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