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考核應該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1)分級考評原則。
分級考評原則要求預算考評與預算目標的確定及分解相適應,針對每一層次責任主體所擁有的權力和承擔的責任進行業績考評,這也是實現責任權利相結合的基本要求。
(2)合理性原則。
由於預算考評工作要涉及有關部門和人員的切身利益,因此一定要注意合理性原則。在對預算執行主體考評時,要注意使相關責任主體的風險與收益相匹配、權責對等。
(3)目標一致性原則。
預算考評的一項主要功能就是通過對分解、落實到各責任主體的預算指標的考核,明確各相關部門和人員的具體目標,並督促其積極完成。但在其中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一定要確保各級責任單位和個人目標的一致性。在預算考評工作中必須遵循目標一致性原則,保證企業全麵預算整個體係的一致性,引導各級責任單位和個人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協調各自工作的進行,共同實現企業整體預算的目標。
(4)時效性原則。
預算考評應及時進行,並適時依據獎懲製度兌現,隻有這樣才有助於預算管理工作的改進,確保預算指標的完成。如果將本期的預算執行結果拿到下期去考評,就失去了考評的應有作用。
(5)例外考評原則。
在企業預算管理中,我們一定要特別注意那些有可能影響預算指標完成的關鍵因素,並應關注這些因素的例外情況。這中間又包括兩層意思:一是對於關鍵因素我們要超出常規地實施例外的細致考評;二是如果出現了企業不可控的外部因素變化對預算執行造成影響,如宏觀經濟環境變化、自然災害等,企業就應及時修正預算,按照修訂後的預算指標進行例外考評。
1.財務預算
財務預算是指有關現金收支、經營成果、財務狀況的預算,包括現金預算、預計利潤表、預計資產負債表。
現金預算是財務預算的核心。現金預算的內容包括現金的收入,支出、盈赤(現金的多餘或不足)、籌措與利用等。現金預算的編製以各項業務預算、資本支出預算的數據為基礎。
預計損益表是對企業經營成果的預測,根據業務預算編製而成。
預計資產負債表是對企業財務狀況的預測,根據期初資產負債表、業務預算編製而成。
預算是一項財務計劃,它具體提出企業或部門在下一個經營階段所期望的經營收入或所預計的費用支出計劃,弄清企業預算的分類及相互關係有助於財務經理做好預算及其他方麵的工作。
2.業務預算
業務預算指的是與企業基本生產經營活動相關的預算,主要包括銷售預算、生產預算、材料預算、人工預算、費用預算(製造費用預算、期間費用預算)等。
銷售預算是整個預算編製工作的起點和主要依據。企業應根據當年的經營目標,通過市場預測,結合各種產品的曆史銷售量、銷售價格等數據,確定預測年度的銷售數量、單價和銷售收入。
在銷售預算的基礎上,編製生產預算,根據預測銷售量、預測期初和期末的存貨量,得出預測生產量,進而編製出材料預算、人工預算、製造費用預算。
製造費用預算的編製分變動製造費用和固定製造費用兩部分,變動製造費用預算的編製以生產預算為基礎,根據預計的各種產品產量以及單位產品所需工時和每小時的變動製造費用率計算編製。
產品成本預算根據生產預算、材料預算、人工預算、製造費用預算編製。銷售費用預算根據銷售預算編製而成。管理費用預算一般根據實際開支的曆史數據為基礎編製。
3.資本支出預算
資本支出預算是企業長期投資項目(如固定資產購建、擴建等)的預算。
固定資產費用預算是指對在下一個經營期內發生的實物資本項目費用所進行的預測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