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與實際總是不一致,為什麼預算與現實會有很大的差距?怎樣才能讓預算為企業的盈利服務呢?
所謂預算管理,就是科學地編製整個企業在未來一定期間的預算,根據預算對企業各部門、各層次工作進行綜合性的指導與調節,並通過對實際情況和預算進行差異分析,全麵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的成果。
實踐證明,企業全麵預算管理是一項重要的管理工具,能幫助管理者進行計劃、協調、控製和業績評價。推行全麵預算管理是發達國家成功企業多年積累的經驗之一,對企業建立現代企業製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強競爭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預算管理的意義
(1)適應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
企業作為微觀經濟主體,是市場經濟中的一分子,作出每一個決策都需要考慮市場供求、消費者行為、政府規章等各方麵情況,這些方麵並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處在不斷變化的狀態中。所以,企業在生產經營的每個階段都需要通過總結過去、分析現狀、預計將來,做出計劃,以便指導企業的行動。
編製預算正是出於適應外部環境的目的,在企業戰略的指導下,它涉及了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的各方麵,通過對銷售和采購的分析與企業所在行業鏈條的前後相契合,通過費用預算與銀行、政府等對企業會產生重大影響的部門相協調。
大華公司的預算管理製度就規定了“通過總裁辦公會根據公司戰略規劃製定公司業績的期望目標,並由總裁和高層領導通過各中心、子公司業務部經營財務預算的嚴格質詢”,這樣將企業的經營活動與外部環境的變化聯係在一起。
(2)協調企業內部的關係。
現代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企業內部的機構和部門也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這時,為了協調和理順企業內部各部門的關係,編製預算進行管理就是不可缺少的。
預算的編製涉及到了銷售、生產、采購等業務部門,也涉及到財務、人事等職能部門,在各部門中又包括了幾乎所有的工作人員,從下到上、從上到下反複協調,在這個過程中,做到了上下級之間、不同部門之間信息傳遞通暢,可以避免產生誤解和信息滯後。
(3)明確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和獎懲標準。
一個企業為了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取勝,必須確立長遠和日常的生產經營目標,並對員工的工作加以約束,明確各自的任務和獎懲條件。經營預算通過考慮長短期間環境變化,明確了企業至少在一年之內的經營目標,很多企業的年度預算更是置於五年乃至更長期間的計劃當中,對企業的遠景有一個比較清楚的描畫。同時,預算的可執行性非常強,通過細化使得每個員工的任務都可以明確,並能夠與獎懲機製掛鉤。
2.預算編製的一般程序
在像大華公司這樣較大的企業,通常要設置預算管理委員會,去組織編製與審核預算、控製與考核預算。大華公司不僅設立了預算管理委員會,還設置了總裁辦公會,把握公司的戰略,並指導預算管理委員會的工作。
預算編製可以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上下結合的主動參與性編製方法,整個過程為:先由高層管理者提出企業總目標和部門分目標;各級責任單位和個人根據一級管理一級的原則據以製定本單位的預算方案,呈報分部門;分部門再根據各下屬單位的預算方案,製定本部門的預算草案,呈報預算委員會;最後,預算委員會審查各分部門預算草案,進行溝通和綜合平衡,擬訂整個組織的預算方案;預算方案再反饋回各部門征求意見。經過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多次反複,形成最終預算,經企業最高決策層審批後,成為正式預算,逐級下達各部門執行。
3.預算執行中的控製
預算的編製並不是最終目的,通過預算的貫徹執行和對預算的控製,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並對企業各級員工進行考核和獎懲,才是預算管理製度存在的重要意義所在。
根據管理學的觀點,預算控製可以有兩種不同的基本原理:緊控製和鬆控製。
(1)緊控製。
緊控製是嚴格依據預算的實現程度來考評責任人的業績。緊控製奉行的思想是有壓力才有動力,各層次管理人員要求下級工作人員必須完成預算,這樣才能保證企業總體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