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年數。
式中的分母是平均的資金占用,分子是每年的平均收益。將數據代入:
i=80+(1 000-1 105)/5(1 000+1 105)/2×100%
=5. 6%
從此例可以看出,如果買價和麵值不等,則收益率和票麵利率不同。
如果該債券不是定期付息,而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或用其他方式付息,那麼即使平價發行,到期收益率也與票麵利率不同。
“例9-4”A公司2008年2月1日用平價購買一張麵額為1 000元的債券,其票麵利率為8%,按單利計算,5年後的1月31日到期,一次還本付息。該公司持有債券至到期日,計算其到期收益率。
1 000=1 000×(1+5×8%)×(P/S,i,5)
(P/S,i,5)=1 000/1 400=0.714
查複利現值表,5年期的現值係數等於0.714時,i=7%。
到期收益率是指導選購債券的標準,它可以反映債券投資複利計算的真實收益率。如果高於投資人要求的報酬率,則應該買進該債券,否則就放棄。其結論和計算債券的內在價值相同。
④債券投資風險的防範。
信用評估機構對政府債券以外的債券進行評級,然後確定其質量。必要時,投資人也可以對發債企業的償債能力直接進行分析。避免違約風險的方法是不買質量差的債券。
利率風險一般說來,利率風險對長期債券投資的影響大於對短期債券投資的影響。因此,當市場利率上升時,長期債券遭受的損失大於短期債券,但長期債券的利率一般高於短期債券。所以,降低利率風險的辦法是分散債券的到期日。
購買力風險一般而言,短期債券的預期報酬率會上升的資產受通貨膨脹影響較小,因此,投資於這些資產可降低購買力風險。
變現力風險購買國庫券等可以在短期內以合理價出售的資產可以降低變現力風險。
4.投資還是投機,這是個問題——股票投資
(1)股票投資的相關概念。
股票投資具有風險大、收益多的特點。企業進行股票投資,既可以取得股利收入,也可以在未來出售股票並期望售價高於買價。這裏討論的股票投資是指普通股的投資。
以下介紹股票投資的有關概念:
①股票的價值。
股票的價值是指預期的現金流入,即每期預期股利和出售時得到的價格收入的現值,也稱股票的內在價值或理論價值。
②股票的價格。
股票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僅是一種憑證。它之所以有價格,可以買賣,是因為它能給持有人定期帶來收益。股票的票麵價格是指公司發行的股票上所標明的價格。股票上市後,其實際買賣價格就會與原麵值分離。這時的價格主要由預期股利和當時的市場利率決定。此外,股票價格還受社會政治、經濟變化和心理等諸多因素影響。股票的價格會因為經濟形勢和公司經營狀況的變化而漲跌。
③股利。
股利是股息和紅利的總稱,它是公司從其稅後利潤中分配給股東的一種投資報酬。股利是股東所有權在分配上的體現。股份公司的分配問題主要是股利分配。
④股票的預期報酬率。
股票的預期報酬率是投資者期望在持股期間內所獲收益與投入資本之比,包括兩部分:預期股利收益率和預期資本利得收益率。
(2)股票投資的目的和類型。
股票投資就其目的而言,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①以追求股票升值為目的(即獲取股票的買賣差價)的股票投資。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僅將某種股票作為其證券組合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不會冒險將大量資金投資於被控企業的股票上。
②以追求股票的紅利收入為主要目的的股票投資。
這種類型的股票投資策略與前一種基本相同。
③以擁有被投資單位實際控製權為主要目的股票投資。
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企業應集中資金投資於目標企業的股票。這時,企業考慮更多的不是目前的利益(股票投資報酬的高低),而是長遠利益(擁有多少股權才能達到控股的目的)。
(3)股票投資收益的評價。
股票投資的評價主要是通過計算其價值,然後和股票市價比較,決定買入、賣出或繼續持有。
①股票價值的計算。
股票帶給持有者的現金流入包括每期的股利收入和出售股票得到的現金收入,二者的現值構成股票的價值。
股票評價的基本模型。
對於永久持有股票的股東來說,其獲利現金流入是永無休止的股利,股票價值就是這一係列股利的現值之和。
V=D1(1+RS)1+D2(1+RS)2+……+Dn(1+RS)n
=Σ∞t=1Dt(1+RS)t
式中:Dt——t年的股利;
Rs——貼現率(即必要的收益率);
t——年份。
對於不準備永久持有股票,而是持有一段時間後將其出售的投資者來說,未來現金流入量是幾期股利和股票售價之和。
其評估模型為:
V=∑nt=1Dt(1+RS)t+
Pn(1+RS)n
式中:Pn——股票的售價,它一般取決於股票未來可能產生的預期股利。
應用股價基本模式的難點在於如何估計未來的股利收入和如何確定貼現率,可以采用對曆史資料的時間序列分析、回歸分析的方法對其進行估計。貼現率是投資者所要求的最低報酬率,可以參照債券的收益率加上風險報酬來確定,通常是直接采用市場利率。因為市場利率是投資於股票的機會成本,即用於其他投資機會可獲得的報酬率。
“例9-5”某公司購買B公司發行的股票,預期每年獲股利收入5元,3年後出售可得160元,預期報酬為15%,則:
V=Σ3t=1S(1+15%)t+
160(1+15%)3=116. 62(元)
零成長股票估價模型。
零成長股的未來股利不變,即預期股利成長率為零,這種股票的價值為:
V=DRS
“例9-6”某公司購入一種股票,預計每年股利2元,最低報酬率15%,則:
V=2/15%=13. 33(元)
由V=D/Rs,可得Rs=D/V,若當時的股票市價為14元,則其預期報酬率R=2/14=14.29%。
由此可見,當股票市價高於股票價值時,其投資的預期報酬率低於最低報酬率,這時投資是不合適的。
固定成長股票估價模型。
大多數公司的股利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不斷增長的。
若最近一期支付的股利為D0,預期股利增長率為g,則t年的股利為:
Dt=D0×(1+g)t
利用上述公式,固定成長股票價值的計算公式如下:
V=Σ∞t=1Dt(1+RS)t
=Σ∞t=1D0(1+g)t(1+RS)t
當g固定不變時,上式可簡化為:
V=D0(1+g)RS-g
=D1RS-g
經變換,可求得預期報酬率為:
R=D1V0+g
“例9-7”某公司擬投資購買B公司發行的股票,股票上年支付股利3.6元,估計以後每年增長5%,預期該投資可得到14%的報酬率,則股票價值:
V=3. 6×(1+5%)14%-5%=42(元)
這是該公司可接受的股票最高價格,如果B公司的股票價格超過42元,則該公司將不能得到14%的預期報酬率。
若B公司股票價格為48元,則按此價格購進取票的預期報酬率為:
R=3. 6×(1+5%)48+5%=12.9%
②市盈率分析。
市盈率是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之比。它是從公司收益和股價的關係角度來粗略衡量股票價值的一項重要指標,它易於掌握,被廣泛使用。其計算公式為:
市盈率=股票市價÷每股盈利
市盈率意味著每股盈利增加1倍,其市價將會增加的倍數,因而可以粗略反映股票價值的高低。
行業同類股票過去若幹年的平均市盈率乘以當前某股票的每股盈利,可以計算出該種股票的公允價值,即:
股票價值=行業平均市盈率×該股票每股盈利
由市盈率計算公式可得:
股票市價=該股票市盈率×該股票每股盈利
把股票價值和股票價格相比較,就可以看出當前市價是否合理。
“例9-8”某公司股票市盈率為12,每股盈利4.2元,行業平均市盈率為10.5,則:
股票價值=4.2×10.5=44.1(元)
股票價格=4.2×12=50.4(元)
股票價格高於股票價值,說明市場對該股票的評價較高。
3.分散風險——證券投資組合
證券投資組合又叫證券組合,是指在進行證券投資時,不是將所有的資金都投向單一的某種證券,而是有選擇地投向一組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