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8章 證券投資分析(1 / 3)

1.證券投資的目的

(1)暫時存放閑置資金。

企業一般都持有一定量的有價證券,以替代數量較大的非盈利的現金餘額,並在現金流出超過現金流入時,出售有價證券,增加現金。企業對短期證券的投資在多數情況下都是出於預防的需要,因為大多數企業都依賴銀行信用來應付短期交易對現金的需要,而銀行信用有時是不可靠的或不穩定的,所以,企業必須持有一定的有價證券,以防銀行信用的短缺。

(2)與籌集長期資金相配合。

處於成長期或擴張期的企業一般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行長期證券(股票或公司債券),但發行長期證券所籌集的資金一般並不是一次用完,而是逐漸地、分次使用。這樣,暫時不用的資金就可以投資於有價證券,以獲取一定的收益。當企業需要資金時,也可以賣出有價證券,獲得現金。

(3)滿足未來的財務需求。

假如企業在不久的將來有一筆現金需求,如修建一座廠房或歸還到期債務,則可以將現有的現金投資於有價證券,以便到時售出有價證券後獲得所需要的現金。

(4)滿足季節性經營對現金的需求。

從事季節性經營的企業在一年內的某些月份可能會有剩餘現金,在另幾個月可能會出現現金短缺,這些企業通常在現金充裕時購入有價證券,而在現金短缺時出售有價證券。

(5)獲得對相關企業的控製權。

有些企業往往會從戰略上考慮去控製另外一些企業,而這可以通過股票投資來實現。例如,一家汽車製造企業欲控製一家鋼鐵公司,以便獲得穩定的材料供應。這時,該企業便可以動用一定的資金去購買這家鋼鐵公司的股票,直到其所擁有的股權能控製這家鋼鐵公司為止。

2.證券投資的原則

(1)收益性原則。

證券投資的收益性是證券投資的主要動機。當企業持有超量現金時,將其用於證券投資就是要獲取高於銀行同期存款利息的回報,從而開辟資本經營領域,達到滿意的投資效果。

(2)安全性原則。

證券投資的安全性是證券資產選擇的主要依據,離開了安全性,收益性就沒有了保障。當收益性和安全性發生矛盾時,理智的投資者會首先保證其基本投資的安全地位,然後根據需要和可能,冒一定的風險去尋求最大收益。當投資者具有相當的資金實力時,可以進行證券投資的分散化,從而分散風險,確保證券投資的安全。

(3)流動性原則。

對於短期證券投資來說,企業必須充分考慮流動性原則。因為,當企業現金私有製時就要迅速出售證券資產換回現金,以確保企業財務的主動地位。

3.證券投資的操作技巧

(1)穩健投資的選擇——債券投資。

①債券的概念。

債券投資的對象是債券。這裏討論的債券是指作為購買者的投資活動,而不是發行人的籌資活動。以下是關於債券的幾個基本概念。

債券麵值。

債券麵值即債券設定的票麵金額,它是債券發行人承諾於將來某一特定日期償付給持券人的本金數額。

債券票麵利率。

債券票麵利率是指債券發行人一年內,向持券人支付的利息占票麵金額的比率。與票麵利率對應的是市場利率,一般說來,二者應保持一致。但多數情況下,在債券發行時債券的票麵利率與市場利率是不一致的,因此導致債券的購入價格與債券麵值不一致,出現溢價或折價購入。

債券的到期日和付息期。

到期日是指發行人償還債券本金的日期。付息期是發行人按規定的利率和期限向持券人支付利息的時間間隔。

②債券發行的特點。

政府債券占絕對比重。

從1981年起,我國開始發行國庫券,以後又陸續發行了國家重點建設債券、財政債券、特種債券和保值公債等。在每年發行的債券中,政府債券的比例均在60%以上。

債券多為一次還本付息,單利計算,平價發行。

國家債券和國家代理機構發行的債券多數都是如此,企業債券隻有少數附有息票,每年支付一次利息,其餘均是利隨本清的存單式債券。

有的債券雖然利率很低,但帶有企業的產品配額,實際就以平價能源、原材料等來還本付息。

③債券的估價。

對債券估價實際上就是估計債券的收益水平。收益水平是公司進行債券投資的一個重要因素,可以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評價債券收益水平的指標是債券價值和到期收益率。

債券價值的計算。

債券到期時歸還的本金和按各期票麵利率計算的利息之和的現值,稱為債券的內在價值或債券的價值。歸還的本金和利息是債券投資的未來現金流入,債券的購買價格是其現金流出。隻有當某種債券的價值大於購買價格時,進行該債券投資才會獲得預期收益。

債券價值的計算公式如下:

V=I1(1+i)1+I2(1+i)2+……+

In(1+i)n+M(1+i)n

式中:V——債券價值;

I——到期支付的利息;

M——到期的本金;

i——貼現率,一般采用當時的市場利率或投資人要求的最低報酬率;

n——債券到期前的期數。

“例9-2”某公司於2008年3月1日購買一張麵值為1 000元的債券,票麵利率為8%,每年3月1日計算並支付利息,並於5年後的2月28日到期。當時的市場利率為10%,債券市價是920元

,是否應購買該債券?

V=80(1+10%)1+80(1+10%)2+80(1+10%)3+80(1+10%)4+80+1 000(1+10%)5

=80×(P/A,10%,5)+1 000×(P/S,10%,5)

=80×3. 791+1 000×0.621

=303. 28+621

=924. 28(元)

由於債券的價值大於市價,如不考慮風險問題,購買此債券是合算的,它可以獲得大於10%

的收益。

債券到期收益率的計算。

債券的到期收益率是指購進債券後,一直持有該債券至到期日可獲取的收益率。這個收益率是指按複利計算的收益率,它是能使未來現金流入現值等於債券買入價格的貼現率。

計算到期收益率的方法是求解含有貼現率的方程,即:

現金流出=現金流入

購進價格=每年利息×年金現值係數+麵值×複利現值係數

V=I·(P/A,i,n)+M·(P/S,i,n)

式中:V——債券的價格;

I——每年的利息;

M——麵值;

n——到期的年數;

i——貼現率。

“例9-3”甲公司2008年2月1日用平價購買一張麵額為1 000元的債券,其票麵利率為8%

,每年2月1日計算並支付一次利息,並於5年後的1月31日到期。該公司持有該債券至到期日,計算其到期收益率。

1 000=80×(P/A,i,5)+1 000×(P/S,i,5)

解該方程要用“試誤法”。

用i=8%試算:

80×(P/A,8%,5)+1 000×(P/S,8%,5)

=80×3. 993+1 000×0.681

=319. 44+681

=1 000. 44(元)

可見,平價發行的每年付一次息的債券,其到期收益率等於票麵利率。

如果債券的價格高於麵值,則情況將發生變化。例如,買價是1 105元,則:

1 105=80×(P/A,i,5)+1 000×(P/S,i,5)

通過前麵試算已知,i=8%時等式右方為1 000元,小於1 105,可判斷收益率低於8%,降低貼現率進一步試算:

用i=6%試算:

80×(P/A,6%,5)+1 000×(P/S,6%,5)

=80×4. 212+1 000×0.747

=336. 96+747

=1 083. 96(元)

由於貼現結果仍小於1 105元,還應進一步降低貼現率。用i=4%試算:

80×(P/A,4%,5)+1 000×(P/S,4%,5)

=80×4. 452+1 000×0.822

=356. 16+822

=1 178. 16(元)

貼現結果高於1 105元,可以判斷,收益率高於4%,用插補法計算近似值:

i=4%+1 178. 16-1 1051 178.16-1 083.96×(6%-4%)

=5. 55%

試誤法比較麻煩,可以用下麵的簡便方法求得近似的結果:

i=I+(M-P)/N(M+P)/2×100%

式中:I——每年利息;

M——到期歸還的本金;

P——買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