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如何進行投資決策(1 / 1)

投資決策是企業根據其經營發展戰略,將一定數量的資金投入某種對象或事業,以取得價值增值的活動。由於項目投資往往具有投資金額大、回收期長、麵臨的不確定因素多等特點,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能否把籌集到的資金投放到收益高、見效快、風險小的項目上去,將對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和財務狀況產生重大影響。

投資決策分為6個基本步驟。

1.投資項目的提出

項目投資決策屬於企業的戰略性決策。在公司高級管理層確定其主要業務和戰略目標之後,相關部門提出與公司發展戰略相一致的投資建議,如市場營銷部門可以提出對現有產品的改進方案,生產部門可以提出以新設備更換舊設備的建議,研究開發部門可以提出新產品的設計方案等。然後,根據各個方案所設計的投資費用的多少,由各個管理層次,包括生產、營銷、財務等,對各個投資方案進行初步篩選。

2.擬定投資方案

一個投資項目的實施,有時會有多種方案,為此,可以根據投資目標,從有利於全局的角度對各個可能的方案進行設計,以保證其技術上的先進性、生產上的可行性、經濟上的合理性。

3.預測投資項目的現金流量

投資中最關鍵也是最困難的是預測項目的未來現金流量,包括固定資產投資預算、流動資金投資預算、銷售收入預算、生產成本預算等。實務中可以采用生產能力估算法、比例法、周轉期法等加以測算。決策方案的最終正確與否,取決於現金流量預測的準確性。在預測現金流量的過程中,將會遇到許多不確定因素,如宏觀環境、市場價格、銷量、成本等等。為此,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對公司的內外環境、競爭地位與長期策略有全麵的了解。

4.預測投資風險

任何投資項目都存在風險。一般的決策理論都規定了風險的預測程序,主要是根據投資環境的變化及投資方案本身的特點,采用經驗估計及概率統計等方法,簡潔有效地預測投資方案的風險程度。

5.根據收益最大化原則選擇投資項目

企業進行項目投資的目標必須與企業財務管理的總目標相一致,即最大限度地獲取資本的增值。在項目投資決策中,有一係列評價指標用於評估各個投資方案的可行性,但貫穿始終的,應視其能否為企業和股東帶來盡可能多的財富。

6.注重項目進行中的監測反饋

在作出接受某個項目的決策後,對投資項目保持持續的跟蹤與監測,是其成功的必要步驟。因此,企業應當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對主要投資業務進行嚴格的監測,製定嚴格的反饋報告製度,使管理者能將實際進程中的現金流量與預測時的數據進行比較,有助於及時修正,采取補救措施,以提高績效。如果投資環境和投資需求發生變化,也可及時作出相應的改變和調整,包括果斷放棄項目,以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