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成本差異分析(2 / 3)

=750(元)

工資率差異與人工效率差異之和,應當等於人工成本總差異,並可據此驗算差異分析計算的正確性。

人工成本差異=實際人工成本-標準人工成本

=4 125-300×10

=1 125(元)

人工成本差異=工資率差異+人工效率差異

=375+750

=1 125(元)

工資率差異形成的原因,包括直接生產工人升級或降級使用、獎勵製度未產生實效、工資率調整、加班或使用臨時工、出勤率變化等,原因複雜而且難以控製。一般說來,應歸屬於人事勞動部門管理,差異的具體原因會涉及生產部門或其他部門。

直接人工效率差異的形成原因,包括工作環境不良、工人經驗不足、勞動情緒不佳、新工人上崗太多、機器或工具選用不當、設備故障較多、作業計劃安排不當、產量太少無法發揮批量節約優勢等。它主要是生產部門的責任,但這也不是絕對的。例如,材料質量不好,也會影響生產效率。

(3)變動製造費用的差異分析。

變動製造費用的差異,是指實際變動製造費用與標準變動製造費用之間的差額。它也可以分解為“價差”和“量差”兩部分。價差是指變動製造費用的實際小時分配率脫離標準,按實際工時計算的金額,反映耗費水平的高低,故稱為耗費差異。量差是指實際工進脫離標準工時,按標準的小時費用率計算確定的金額,反映工作效率變化引起的費用節約或超支,故稱為變動費用效率差異。

變動費用耗費差異=實際工時×(變動費用實際分配率-變動費用標準分配率)

變動費用效率差異=(實際工時-標準工時)變動費用標準分配率

“例7-11”本月實際產量300件,使用工時750小時,實際發生變動製造費用1 575元;變動製造費用標準成本為4元/件,即每件產品標準工時為2小時,標準的變動製造費用分配率為2元/小時。按上述公式計算:

變動費用耗費差異=750×(1 575750-2)

=750×(2. 1-2)

=75(元)

變動費用效率差異=(750-300×2)×2

=150×2

=300(元)

驗算:

變動費用成本差異=實際變動費用-標準變動費用

=1 575-300×4

=375(元)

變動費用成本差異=變動費用耗費差異+變動費用效率差異

=75+300

=375(元)

變動製造費用的耗費差異,是實際支出與按實際工時和標準費率計算的預算數之間的差額。由於後者是在承認實際工時是必要的前提下計算出來的彈性預算數,因此,該項差異反映耗費水平即每小時業務量支出的變動費用脫離了標準。耗費差異是部門經理的責任,他們有責任將變動費用控製在彈性預算限額之內。

變動製造費用效率差異,是由於實際工時脫離了標準,多用工時導致的費用增加,因此其形成原因與人工效率差異相同。

2.固定製造費用的差異分析

固定製造費用的差異分析與各項變動成本差異分析不同,其分析方法有“二因素分析法”和“三因素分析法”兩種。

(1)二因素分析法。

二因素分析法是將固定製造費用差異分為耗費差異和能量差異。

耗費差異是指固定製造費用的實際金額與固定製造費用預算金額之間的差額。固定費用與變動費用不同,不因業務量而變,故差異分析有別於變動費用。在考核時不考慮業務量的變動,以原來的預算數作為標準,實際數超過預算數即視為耗費過多。其計算公式為:

固定製造費用耗費差異=固定製造費用實際數-固定製造費用預算數

能量差異是指固定製造費用預算與固定製造費用標準成本的差額,或者說是實際業務量的標準工時與生產能量的差額用標準分配率計算的金額。它反映未能充分使用現有生產能量而造成的損失。其計算公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