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成本的製定通常隻針對產品的製造成本,不針對期間成本,也不針對管理和銷售成本。由此,標準成本的製定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三部分。
1.直接材料標準成本的製定
直接材料標準成本是由其用量及價格所決定的。
材料用量標準是指生產單位產品耗用的原料及主要材料的數量,即材料消耗定額。它包括構成產品實體和助於產品形成的材料以及必要的損耗和不可避免地形成廢品所耗用的材料。製定材料用量標準時,應按各種材料分別計算,各種材料的規格由產品設計部門製定,用量標準由生產部門製定。
一般來講,直接材料的用量是比較好確定的,但價格就有點難度,因為它必須考慮材料的質量、供求關係等。製定標準成本的第一步是明確製造過程或產品的直接材料的質量。直接材料的質量通常影響到生產過程中所需直接材料的數量以及價格、加工時間與生產過程監管的內容與頻率。
通常在生產過程中要在價格較高、質量較好的與價格較低、質量稍差的直接材料之間進行抉擇。營銷部門、工程部門、生產部門與管理會計師需要決定如何做出抉擇並確定產品直接材料的質量。
企業確定直接材料的價格標準要考慮質量、數量,某些時候還要考慮采購時機。在競爭環境下,許多企業強調與特定供應商的長期關係,這些供應商能可靠及時地交送直接材料。隻有在決定價格的長期內在因素發生變化時,價格標準才需要修改。製定材料價格標準時,企業也應按各種材料分別計算,它們的價格標準通常由財會部門根據采購部門提供的計劃單價分析確定。根據上述確定的各種材料用量標準和價格標準,按下列公式計算出單位產品的直接材料標準成本。
單位產品直接材料耗用成本=∑(該材料耗用某種材料的用量標準×該產品耗用某種材料的價格標準)
2.直接人工標準成本的製定
直接人工成本因有關工種、產品的複雜程度、工人的技能水平、製造過程的性質、使用設備的類型與條件的不同而相異。
直接人工標準成本,是由直接人工用量標準和直接人工價格標準決定的。
人工用量標準即工時用量標準,它是指在現有工藝方法和生產技術水平條件下,生產單位產品所耗用的生產工人工時數,也稱為工時消耗定額。它包括直接加工工時、必要的休息和停工工時以及難以避免的形成廢品所耗用的工時。製定工時量標準時,應按產品的加工工序和生產部門分別計算,各工序工時用量標準由生產技術部門製定。人工價格標準即小時工資率標準,它是指每一標準工時應分配的標準工資。它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小時工資率標準=預計支付生產工人工資總額標準工時總數
其中“標準工時總數”是指企業在現有的生產技術條件下能夠完成的最大的生產能力,也稱“產能標準”,通常用直接人工工時數和機器小時數來表示。人工價格標準由勞資部門製定。根據上述確定的各工序工時用量標準和小時工資率標準,按下列公式計算出單位產品的直接人工標準成本。
單位產品直接人工標準成本=∑(該產品各工序的工時用量標準×該產品各工序的小時工資率標準)
3.製造費用標準成本的製定
製造費用標準成本,是由製造費用用量標準和製造費用價格標準決定的。
製造費用用量標準,它與上述直接人工用量標準的製定相同。
製造費用價格標準即製造費用分配率標準,它是指每一標準工時應分配的製造費用總額。它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製造費用分配率標準=製造費用預算總額標準工時總額
其中“製造費用預算總額”是指在力求節約、合理開支的條件下,製造費用各明細項目的最低發生數之和。由於製造費用預算是按照變動性製造費用和固定性製造費用分別編製的,因此,製造費用標準成本也應區別變動性製造費用和固定性製造費用進行計算。
變動性製造費用分配率標準=變動性製造費用預算總額標準工時總數
固定性製造費用分配率標準=固定性製造費用預算總額標準工時總數
根據上述確定的各工序工時用量標準和製造費用分配率標準,按下列公式計算出單位產品的製造費用標準成本。
單位產品製造費用標準成本=∑(各工序的工時用量標準×各工序的製造費用分配率標準)=∑(各工序的工時用量標準×該工序變動性製造費用分配率標準 各工序的工時用量標準×該工序固定性製造費用分配率標準)=∑(各工序變動性製造費用標準成本 各工序固定性製造費用標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