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本量利分析(2 / 3)

=(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單價×銷量)×100%

=單位變動成本÷單價×100%

由於銷售收入被分為變動成本和邊際貢獻兩部分,前者是產品自身的耗費,後者是給企業的貢獻,兩者百分率之和應當為1.

②基本的邊際貢獻方程式。

由於介紹“邊際貢獻”這個新的概念,上麵介紹的基本的損益方程式可以改寫成新的形式。

因為:

利潤=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邊際貢獻-固定成本

所以:

利潤=銷量×單位邊際貢獻-固定成本

這個方程式,也可以明確表達本量利之間的數量關係。

③邊際貢獻率方程式。

上述邊際貢獻方程式,還可以利用“邊際貢獻率”改寫成下列形式。

因為:

邊際貢獻率=邊際貢獻÷銷售收入×100%

邊際貢獻=銷售收入×邊際貢獻率

利潤=邊際貢獻-固定成本

所以:利潤=銷售收入×邊際貢獻率-固定成本

“例7-6”某公司生產A、B、C三種產品,固定成本10 000元,其他資料見表7-2,求其預期利潤。

2.保本點的確定

保本點也稱盈虧臨界點,保本點分析是本量利分析的一項基本內容,它主要研究如何確定盈虧臨界點、有關因素變動對盈虧臨界點的影響等問題,並可以為決策提供在何種業務量下企業將盈利以及在何種業務量下會出現虧損等信息。

保本點是指企業收入和成本相等的經營狀態,即邊際貢獻等於固定成本時企業所處的既不盈利也不虧損的狀態。通常用一定的業務量來表達這種狀態。

(1)保本點銷售量。

就單一產品企業來說,保本點的計算如下:

由於:

利潤=單價×銷量-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固定成本

當利潤等於零時,此時的銷量為保本點銷售量:

0=單價×保本點銷售量-單位變動成本×保本點銷售量-固定成本保本點銷售量=固定成本÷單價-單位變動成本

又由於:

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單位邊際貢獻

所以,上式又可寫成:

保本點銷售量=固定成本÷單位邊際貢獻

“例7-7”某企業生產一種產品,單價10元,單位變動成本8元,每月固定成本8 000元,求

盈虧臨界點銷售量。

盈虧臨界點銷售量=8 000/(10-8)=4 000(件)

(2)保本點銷售額。

單一產品企業在現代經濟中隻占少數,大部分企業產銷多種產品。多品種企業的保本點,盡管可以使用聯合單位銷量來表示,但是更多的人樂於使用銷售額來表示保本點。即:

保本點銷售額=固定成本÷邊際貢獻率

根據上例的資料,可得:

保本點銷售額=8 000×10/(10-8)=40 000(元)

(3)保本點作業率。

保本點作業率是指保本點銷售量占企業正常銷售量的比重。所謂正常銷售量是指正常市場和正常開工情況下企業的銷售數量,也可以用銷售金額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