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存貨管理方法(2 / 3)

總的部件存貨數量為1 214件,其中價值超過25元的,隻有119個,這些部件是A類部件;B類部件255個,價值在1~25元之間;C類部件840個,但價值都在1元以下,大量的零部件價格較低。C類存貨雖然價值低,但其占總數近70%,A類存貨雖隻占總數近10%,但價值最大。

三種類型部件成本分解如下:

A類部件總成本=87×25+502+27×5

0+1002+3×100+2502+2×30

=5 872. 50(元)

B類部件總成本=90×1.50+2.002+75×2

。00+5. 002+

65×5. 00+10.002+25×10.00+25

。002

=1 345. 00(元)

C類部件總成本=230×0.01+0.052+310×0.05+0.102+

120×0. 25+0.502+180×0.50+

1.002

=210. 15(元)

所有部件總成本=5 872.50+1 345+210.15=7 427.65(元)

A類部件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為:

5 872. 507 967.15×100%≈73.71%

B類部件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為:

1 3457 967. 15×100%≈16.88%

C類部件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為:

210.157 967.15×100%≈3%

應該指出的是,任何一個企業對存貨的A、B、C類分解都是與其他企業有差別的。上例中,單價25元以上的部件列為A類。在另一個企業,可能5元以上單價的部件就應該被列入A類了,這取決於企業產品及部件的構成情況。還有一些企業,B類部件全部取消,隻區分A類和C類。另有一些企業對價格昂貴的部件用特殊的“A+”類和“AA”類。A類部件由於價值量大,容易占壓資金,所以必須加速周轉,不能放在倉庫裏閑置。而C類部件由於量大而價值小,並不會擱死大量資金,可以一年采購一兩次即可。

在ABC分析法的運用中,對A類和AA類部件來說,庫存量必須保持在最少程度。對這些部件必須進行嚴密的管理,每天需作詳細記錄。對其采購可采取一攬子合同方式,由供應商不斷地按計劃向公司發貨。如果一年12次按月需要量到貨,在理論上,存貨周轉率是一年24次。

對B類存貨,應結合A類和C類的管理特性。對B類部件的需求應納入年度預測中,並且每季度根據庫存的使用量核對年度預測。庫存量必須保持在平均水平,管理記錄必須反映進出的整個過程以及庫存餘額,一般跟蹤即可。對於B類部件,應要求供應商按月或按季度發貨,如果可能的話,則應要求按季度發貨。采購部門必須盡力按經濟批量購買,並應周期性檢查訂購次數。

對於C類部件,除非供應充足,否則,一旦供應緊張會造成企業所需部件最多數量、最多品種的短缺和最嚴重的時間浪費。為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應采取大量購買的方式。C類部件多存一些並無壞處,占壓資金量也較少。而且,采購部門大量訂貨,可以使自己在與供應商打交道時處於有利地位,可以通過談判取得最低價格,如果一年訂購一次C類部件,年周轉率為兩次,則占投資比例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