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儲備存貨有關的成本,包括取得成本、儲存成本、缺貨成本3種。
1.取得成本
取得成本指為取得某種存貨而支出的成本,通常用TCa來表示。其下又分為訂貨成本和購置成本。
(1)訂貨成本。
訂貨成本指取得訂單的成本,如辦公費、差旅費、郵資、電報電話費等支出。訂貨成本中有一部分與訂貨次數無關,如常設采購機構的基本開支等,稱為訂貨的固定成本,用F1表示;另一部分與訂貨次數有關,如差旅費、郵資等,稱為訂貨的變動成本。每次訂貨的變動成本用K表示;訂貨次數等於存貨年需要量D與每次進貨量Q之商。訂貨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訂貨成本=F1 DQK
(2)購置成本。
購置成本指存貨本身的價值,經常用數量與單價的乘積來確定。年需要量用D表示,單價用U表示,於是購置成本為DU。
訂貨成本加上購置成本,就等於存貨的取得成本。其公式可表達為:
取得成本=訂貨成本 購置成本
=訂貨固定成本 訂貨變動成本 購置成本
TCa=F1 DQK DU
2.儲存成本
儲存成本指為保持存貨而發生的成本,包括存貨占用資金所應計的利息(若企業用現有現金購買存貨,便失去了現金存放銀行或投資於證券本應取得的利息,是為“放棄利息”;若企業借款購買存貨,便要支付利息費用,是為“付出利息”)、倉庫費用、保險費用、存貨破損和變質損失等等,通常用TCc來表示。
儲存成本也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固定成本與存貨數量的多少無關,如倉庫折舊、倉庫職工的固定月工資等,常用F2表示。變動成本與存貨的數量有關,如存貨資金的應計利息、存貨的破損和變質損失、存貨的保險費用等,單位成本用Kc來表示。用公式表達的儲存成本為:
儲存成本=儲存固定成本 儲存變動成本
TCc=F2 KcQ2
3.缺貨成本
缺貨成本指由於存貨供應中斷而造成的損失,包括材料供應中斷造成的停工損失、產成品庫存缺貨造成的拖欠發貨損失和喪失銷售機會的損失(還應包括需要主觀估計的商譽損失);如果生產企業以緊急采購代用材料解決庫存材料中斷之急,那麼缺貨成本表現為緊急額外購入成本(緊急額外購入的開支會大於正常采購的開支)。缺貨成本用TCs表示。
如果以TC來表示儲備存貨的總成本,它的計算公式為:
TC=TCa TCc TCs
=F1 DQK DU F2 KcQ2 TCs
企業存貨的最優化,即是使上式TC值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