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防範壞賬的措施(1 / 1)

1.應收賬款追蹤分析

應收賬款一旦為客戶所欠,賒銷企業就必須考慮如何按期足額收回的問題。要達到這一目的,賒銷企業就有必要在收賬之前,對該項應收賬款的運行過程進行追蹤分析。當然,賒銷企業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對全部的應收賬款都實施追蹤分析。

在通常情況下,賒銷企業主要應以那些金額大或信用品質較差的客戶的欠款作為考察的重點。如果有必要並且可能的話,賒銷企業亦可對客戶(賒購者)的信用品質與償債能力進行延伸性調查和分析。

2.應收賬款賬齡分析

應收賬款賬齡分析,即應收賬款賬齡結構分析。所謂應收賬款的賬齡結構,是指各賬齡應收賬款的餘額占應收賬款總計餘額的比重。

企業已發生的應收賬款時間長短不一,有的尚未超過信用期,有的則已逾期拖欠。一般來講,逾期拖欠時間越長,賬款催收的難度越大,成為壞賬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因此,進行賬齡分析,密切注意應收賬款的回收情況,是提高應收賬款收現效率的重要環節。

因此,對不同拖欠時間的賬款及不同信用品質的客戶,企業應采取不同的收賬方法,製定出經濟可行的不同收賬政策、收賬方案;對可能發生的壞賬損失,須提前作出準備,充分估計這一因素對企業損益的影響。對尚未過期的應收賬款,也不能放鬆管理、監督,以防發生新的拖欠。

3.應收賬款收現保證率分析

應收賬款收現保證率是為適應企業現金收支匹配關係的需要,所確定出的有效收現的賬款應占全部應收賬款的百分比,是二者應當保持的最低比例。公式為:

應收賬款收現保證率=(當期必要現金支付總額-當期其他穩定可靠的現金流入總額)÷當期應收賬款總計金額

式中的其他穩定可靠的現金流入總額是指從應收賬款收現以外的途徑可以取得的各種穩定可靠的現金流入數額,包括短期有價證券變現淨額、可隨時取得的銀行貸款額等。

應收賬款收現保證率指標反映了企業既定會計期間預期現金支付數量扣除各種可靠、穩定性來源後的差額,必須通過應收款項有效收現予以彌補的最低保證程度,其意義在於:應收款項未來是否可能發生壞賬損失對企業並非最為重要,更為關鍵的是實際收現的賬項能否滿足同期必需的現金支付要求,特別是滿足具有剛性約束的納稅債務及償付不得展期或調換的到期債務的需要。

4.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製度

無論企業采取怎樣嚴格的信用政策,隻要存在著商業信用行為,壞賬損失的發生總是不可避免的。一般說來,確定壞賬損失的標準主要有兩條:

(1)因債務人破產或死亡,以其破產財產或遺產清償後,仍不能收回的應收款項。

(2)債務人逾期未履行償債義務,且有明顯特征表明無法收回。

企業的應收賬款隻要符合上述任何一個條件,均可作為壞賬損失處理。

既然應收賬款的壞賬損失無法避免,那麼,遵循謹慎性原則,對壞賬損失的可能性預先進行估計,並建立彌補壞賬損失的準備製度,即提取壞賬準備就顯得極為必要。

對於壞賬準備的計提比例問題,有關製度並沒有明確的限製,而隻是規定由企業根據:“以往的經驗、債務單位的實際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等相關信息予以合理估計”確定計提比例。並且“(企業)當年發生的應收賬款;計劃對應收賬款進行重組;與關聯方發生的應收款項;其他已逾期,但無確鑿證據表明不能收回的應收款項”不能全額計提壞賬準備。而企業所得稅僅是規定:“壞賬準備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過年末應收賬款餘額的5‰”,對應收賬款究竟是以前年度發生的,還是今年發生的,並沒有明確的條件限製,也就是說即使是今年才發生的應收賬款也可以按比例扣除壞賬準備。由此可見,稅務的規定比財務的規定要寬泛。並且稅收上對計提的方法也很單一,即采用應收款項餘額百分比法計算扣除。由於稅收與財務在計算壞賬準備的口徑不一,必然會產生稅前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差異。對企業不論是采用應收款項餘額百分比法或是銷貨百分比法或是賬齡分析法,其當期累計計提的壞賬準備金高於企業所得稅規定的年末應收款項的5‰比例的,在進行企業所得稅申報時應當自行進行納稅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