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說服銀行增加貸款額度
當企業遇到現金周轉不順暢的時候,首先應想辦法從銀行貸款。如果企業的發展前景很好,原先的合作銀行一般還是願意給企業增加貸款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的。因為如果銀行不增加貸款,一旦企業真的破產,按照破產程序銀行原先貸給企業的款項通常不能全額收回。而如果銀行給企業注資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的話,企業不但可以歸還以前的貸款,而且該銀行還多了一個忠實的客戶,有利於其以後開展其他業務。但是企業能否在危難之時獲得銀行的幫助,還要取決於企業的發展前景、平時的信譽、當時的宏觀經濟狀況以及央行的貨幣政策等,其中有一些原因是企業不可控的。
2.穩住債權人
如果企業無法獲得銀行貸款,那麼就應該盡力穩住購銷債權人並且爭取獲得進一步的賒銷。其實與企業長期合作的購銷債權人和銀行一樣,也不希望企業破產,因為一旦進行破產程序自己的債權很可能無法完全收回,並且在以後的經營中也失去了一個合作夥伴。所以,如果企業平時信譽較好的話,其業務夥伴通常也願意以賒銷或者其他的方式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3.與債務人協商
在企業爭取債權人幫助的同時,還應注意與債務人的協商。企業遇到“現金荒”時,通常並不是負債累累,很多時候還是很“富有”的,可能還擁有很多債權,很多企業破產的原因往往不是高額的負債,而是被這些無法及時收回的債權拖垮的。所以,當企業陷入資金困難的時候,可以考慮與自己的債務人協商。但是債務人通常不會像企業的債權人那樣害怕企業破產,所以,債務人不會太考慮債權企業的利益。因此,企業要想促使債務人還款,就要給予適當的優惠措施。例如給一些折扣或者供貨上的優惠等,必要的時候還要運用法律手段去維護自己的利益。
4.審視戰略方向
目前有些企業遇到的資金緊張,並不是由於市場和銷售出了問題,也不是因為應收賬款的問題,而是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不考慮自身的實力盲目進行擴張,也就是說患了所謂的“大企業病”。曾經顯赫一時的巨人集團就是“大企業病”的犧牲品。所以,當企業在遇到資金周轉的困難時,一定要考慮一下自己的主營方向和以後的目標發展方向。如果企業存在和整體發展方向不十分吻合的項目,一定要堅決撤並,絕不能因為已經進行了前期的投資,就不甘心將一些前景並不很好的項目撤並。雖然撤並這些項目是會有一些損失,但是這種損失總比最後使企業整體陷入困境要好得多。
5.利用售後租回
售後租回是先把企業的一部分資產出售,然後再和購買方協商以租賃的形式租回來繼續使用,這樣企業其實是以放棄企業資產的所有權來獲得資金,以付出租金再換回資產的使用權。售後租回雖然使企業暫時失去了資產的所有權,但是可以迅速補充現金流量,還可以通過租賃的方法租回並繼續使用這部分資產,所以對企業的生產經營不會造成太大的風險。等到企業渡過難關以後可以再把這部分資產買回來。售後租回其實相當於以部分資產作為抵押進行融資,租賃費就相當於是融資成本,等到企業資金充裕的時候再把資產買回來等於是還了人家的本錢,把自己的抵押物“贖”回。售後租回在迅速補充企業現金方麵還是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