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查賬前的準備工作(1 / 1)

管理者查賬時需要做好準備工作,準備工作做好了就能少走或不走彎路,能夠迅速地查明事實真相。查賬前一般要做如下準備工作。

1.確定查賬任務,即明確審查對象、目的要求

(1)一般的查賬應根據年度計劃,結合當前經濟發展的普遍狀況,對經營中出現的帶有傾向性的問題進行專項審查。

(2)對本公司重大問題進行專項審查。

(3)對員工檢舉揭發的問題進行審查。

管理者還要明確查賬的目的,為製訂查賬方案提供理論依據。

此外,管理者還要對參與查賬的人員提出要求共同遵守,例如“保密”性原則等。

2.選擇合適的輔助查賬人員

實際工作中要想由管理者親自查賬,有一定的困難。因為公司的管理者,並不是會計人員,即使掌握了大量的基本財務知識,也很難跟得上會計法規的變化,因此往往需要尋找合適人選參與查賬工作。

為了圓滿完成查賬任務,就必須依據查賬的目的、範圍、時限以及查賬客體的業務範圍等的客觀需要,配備一定數量和質量的查賬人員,並做到利於分工,熟於把關,新老結合,搭配適當。

3.了解國家有關方針政策

查賬工作的政策性很強。查賬客體的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各不相同,現階段我國還製定了不同的財務會計製度,不同的成本費用開支範圍和標準,國家對某些產業、產品和經濟性質等還規定了一些優惠政策。

管理者在選擇輔助查賬人員之後,還應該組織查賬人員根據查賬的內容,有針對性地熟悉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法規和製度,統一認識,明確有關要求。這樣,在查賬過程中可以體現出團隊工作的精神,防止輔助查賬人員之間發生不必要的摩擦。

4.搜集資料,了解情況

管理者可以和輔助查賬人員通過各種形式,了解本公司內部發生的各個經濟業務,並根據查賬任務和要求收集有關資料。搜集的資料包括:財務報表、納稅資料、過去其他公司或人員進行檢查或決算審查資料、檢舉揭發材料及其他有關資料。

準備工作要和查賬的內容相結合:

(1)如果是對常規經營進行檢查,輔的麵就要大些,但不需要太深入。

(2)如果是對公司專項問題的審查,則需要一點一點較深入地進行,不能草草了事。

(3)如果是對員工反映的情況進行調查,在收集資料時不能公開,要小心謹慎,深入調查,不放過蛛絲馬跡,等到資料收集齊全,證據確鑿時再公布於眾。

(4)必要時還應向銀行、財政、稅務以及關聯單位收集資料。

(5)了解本公司的分工、組織、協調和製約關係,從中找出薄弱環節和漏洞。

5.了解查賬客體有關基本情況

查賬時對查賬客體的情況了解越多、越熟悉,對查賬工作的順利開展越有利。在準備階段一般應了解:

(1)生產經營一般情況,如: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等。

(2)會計工作組織形式和會計核算形式。

(3)財務人員的配備和素質。

(4)過去是否接受過檢查,檢查結果的情況。

6.擬定查賬方案

經過對本公司調查研究,並準備了大量的先期資料,管理者可以找出公司經營的薄弱環節,確定出查賬重點。並在此基礎上,根據查賬的任務和要求,對實施查賬的步驟、分工、協作、重點內容、時間安排等做出具體計劃方案。

科學合理的查賬方案可以提高查賬的效率,避免重複勞動或無效勞動。這裏還要提一下,公司經營管理的重點是效率和效益問題,因此對沒有必要實行的繁瑣工作程序,不必刻意追求。

以上就是查賬需要做的前期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