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查賬時,不僅要確定查賬的對象,還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不能憑主觀臆斷,想當然地判斷賬目是否發生差錯和舞弊現象。查賬的原則是查賬工作的準則和規範,其具體內容如下:
1.客觀性原則
查賬必須以真實正確的客觀事實為基礎據以做出結論。查賬過程中不得摻雜任何個人的主觀意見,對查出的問題不能以個人好惡和偏見隨意擴大或縮小。
2.合法性原則
國家政策和法令是查賬工作的行動指南,遵循各項法規政策是管理者做好查賬工作的前提。管理者組織查賬工作首先必須樹立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思想,根據公司經營的狀況和形勢的發展,作出比較公正合理的判斷。
管理者要特別注意的是在不違反《會計法》規定的同時,也不能違反國家其他法律法規。例如,有的管理者查出下屬有舞弊行為,而且數額較大,認為是罪大惡極,對其進行毒打,造成人身傷害,管理者同樣也要受到法律製裁。
3.群眾性原則
依靠公司的員工是群眾性的表現。管理者查賬時也必須深入到公司員工之中,舉行各種形式的座談會、訪問調查等以了解某些業務進行的真實情況和線索。事實上,公司中存在很多隱蔽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通過基層員工舉報、提供線索才能及時發現的。管理者就賬查賬,不接觸公司其他員工,往往隻能查到小問題,漏掉大問題,查到麵上問題,漏掉隱蔽問題。因此,查賬工作的群眾性原則是查賬的一項重要原則。
4.獨立性原則
查賬機構,查賬組織及行使查賬職責的人員應保持相對獨立,以保障查賬工作的順利進行和查賬職能的充分發揮。
5.公正性原則
查賬時必須兼顧各方利益,公平公正地對待涉及各方經濟利益的問題。
以上五項原則是相互聯係、相輔相成的,客觀性是前提,合法性是行動規範,群眾性是保證,獨立性與公正性是基本要求。隻有將它們有機地結合,管理者親自查賬才能真正起到監督作用,才是真正掌握了查賬技巧的原則。另外,管理者還應當遵循保密的原則,對查賬中不宜外傳的事情保密。如果隨便將事態擴大,很可能給下一步查賬工作帶來麻煩,或引起公司員工的恐慌和不安以及其他不應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