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企業將部分產品不計入企業賬,而是直接放進私設的“小金庫”,專用於不能在企業財務賬上報銷的開支。這些“小金庫”的資金有的無賬可查,有的即使有賬也是集會計、出納於一人。
②由真變假。
有的通過開假發票,把賬麵上不能列出的開銷變為合法開銷。有的編造假工資表、虛報冒領;有的將資金使用的真正用途在賬麵上隱去;有的把專項資金擠占挪用後再立賬,轉移資金;有的把專項資金以撥代支;有的把一些違章的開支以正當名目列支等等。
③利用計算機造假呈上升趨勢。
隨著會計電算化處理係統在會計核算上的應用,利用計算機進行舞弊的犯罪案件不斷出現,而且在數量上呈增長趨勢。舞弊類型也較手工會計核算具有更大的隱蔽性和欺騙性。企業越發展,越要求數據處理集中化,同時數據的可見性也越低,在這種情況下就有可能導致重大舞弊案件的發生。
會計舞弊者經常采用的舞弊手段有:
①利用企業內部控製製度的缺陷和薄弱環節進行舞弊,以達到滿足私欲的目的。
例如,出納人員利用企業空白支票、財務專用章、法人印鑒未予分離保管的弊端,私自開具支票,挪用公款;經費報銷核算人員利用企業報銷審批製度不嚴密,而將自己的個人消費票據隨同有關業務支出一起報銷入賬等。
②拉攏掌握與自己職責不相同的人員串通舞弊。
例如,材料核算人員拉攏倉庫保管人員侵吞材料;產成品核算人員勾結產成品庫人員竊取產品;費用核算人員串通出納人員虛列費用侵吞公款等。
③隱匿或篡改憑證。
例如,出納人員隱匿收款單據侵吞公款;經費報銷人員篡改單據多報費用私吞;企業為隱瞞收入而隱匿銷貨發票或開具“大頭小尾”的發票等。
④虛構業務。
例如,企業為虛報利潤而虛構收入,少計費用;為套取現金而虛構預借差旅費業務;出納人員為侵吞現金而虛構支出等。
⑤利用一些過渡性會計科目進行舞弊。
例如,企業為調節利潤而故意多記或少記“遞延資產”等科目金額;為隱瞞銷售收入而將其列入“預收賬款”科目長期掛賬;為套取現金而利用應收應付等往來科目來回倒賬等。
⑥故意造成一些相關科目的變動進行舞弊。
例如,將“庫存現金”和費用科目同幅度多計金額以侵吞現金等,這種舞弊極具隱蔽性,看起來很像偶然的筆誤所致。
⑦發票造假或偽造單據。
如“陰陽票”,“大頭小尾”發票,虛開、偽造增值稅專用發票,侵吞企業財物,偷漏國家稅款,進行走私活動。
⑧收款不入賬或支出多計賬,將差額私分。
⑨虛報冒領、私物公報。
將個人所用物品和個人應承擔的費用,如炒股、賭博、遊山玩水、請客送禮、裝修房屋、購買高檔消費品、子女讀書、通訊聯絡等作為企業開支項目列支報銷。
⑩將企業單位資金置於體外,供個人或團夥經營之用。
惡意使用會計政策中不完善的地方,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惡意透支和非法集資,將所得資金用於炒股和期貨生意。
利用計算機舞弊。
隨著會計電算化的普及,舞弊者會盜用計算機密碼、暗藏計算機程序、擾亂計算機命令來使計算機財務係統生成一套“假賬”,這類舞弊常被忽視,較難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