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經濟公民”挑戰國家經濟主權
我們應當承認,跨國公司與主權國家在共同盈利、共同發展這一目標上具有一些共同點,否則我們將無法解釋為什麼大多數國家都對外資的進入持寬鬆的政策。對東道國來說,跨國公司直接投資的進入可以彌補其儲蓄的不足,擴大就業,提高技術水平,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意識,促進當地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的升級。但是,跨國公司的投資活動在帶來這些好處的同時,也帶來負麵效應。如對東道國幼稚產業成長的影響,對競爭力低下的企業構成威脅,尤其是跨國公司利用自身的技術、知識、營銷、管理與人才的優勢,對東道國某些行業形成壟斷,甚至控製東道國的經濟,以至於人們開始關注跨國公司的進入給一國經濟主權和經濟安全究竟帶來了什麼?
以跨國公司為主體形成的國際經濟合作對東道國經濟主權的削弱,可以從兩個層麵分析:
(1)跨國公司根據全球戰略推行內部一體化,促進了國家與國家、公司與公司之間的合作,那些由跨國公司在跨國經營中倡導的,隨後由各國政府“認可”的國際關係中以國家為主體形成的多邊和雙邊協議、區域和全球國際組織的運行,都是以成員國共同享有某些利益、並承擔相應義務為前提的,它的行使必然使成員國的經濟主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製,對一些發展中國家更是以讓渡一部分經濟主權為代價的。
(2)鑒於直接投資與貿易相比,能給東道國帶來種種更直接的利益,東道國為改善投資環境,吸收外資發展本國經濟,對外資有種種優惠,許多發展中國家出讓部分國土和資源供外國資本開發使用,如雙方共享領土、資源、技術和資金,這實際上是部分放棄經濟主權。
如果說以上部分經濟主權的讓渡是東道國與跨國公司的合作中必須付出的代價,那麼付出代價的多寡則取決於競爭雙方的實力。由於經濟實力的懸殊,在與跨國公司的談判中發展中東道國常處於不平等的地位,其國家經濟主權更易受到侵害。無論上述何種情況,跨國公司對國家經濟主權的侵蝕都表現為限製和削弱了政府能力。第一,限製和削弱了政府調節經濟發展的能力。在市場經濟中,企業的行為和活動具有決定性影響,如果一國經濟活動中的相當份額為外國公司所掌握,就會對該國政府調節整個國民經濟活動造成障礙。第二,限製和削弱了政府對本國經濟競爭力的保護能力。為了能長期穩定的獲得高額收益,跨國公司投資往往集中於前景看好的部門和行業,尤其是新興行業。同時,跨國公司為增強實力常常選擇並購各行業中有影響的大公司,這些行業和企業一般都對一國經濟競爭力有不容忽視的影響,一旦落入他國公司手中,就會對東道國政府保護經濟競爭力構成威脅。第三,限製和削弱政府對本國外貿的管理和保護能力。以跨國公司為主體形成的微觀層次上的國際經濟合作動搖了主權原則的絕對性,其對國家經濟主權的削弱涉及麵更廣,不僅幾乎涉及國家對內對外的經濟政策的主要方麵,而且涉及主權國家經濟活動的管轄權,一旦跨國公司的資本進入東道國便享受國民待遇,對經濟主權的挑戰在一定意義上是合法的,這將使東道國對外資更難控製。
跨國公司所進行的政治活動更是對國家經濟主權的侵蝕。就拿愈演愈烈的旨在獲取投資便利的跨國公司院外活動來說,首先,跨國公司與本行業的特殊利益集團的合作。這種利益集團在國家就該行業政策的決定方麵往往舉足輕重,一旦跨國公司控製了這些利益集團,無疑等於對國家行業政策的控製。其次,跨國公司與政府間正式的聯合。處於聯合中的跨國公司不再是為所欲為的操縱者和控製者,但是由於聯合基於共同的利益,跨國公司仍可能獲得相當的製約權。再次,在科技、經濟、金融和法律等專業領域與雙邊或多邊的團體的聯合。這種範圍更廣的網狀聯合比過去的垂直狀的緊密聯合,更加強調與不同政府或不同地區中有相關利益的商業集團的水平型聯合。通過上述的途徑跨國公司直接或間接充當了國家政策的決策者或影響者的角色。
無論是從曆史還是從現實的具體過程觀察,跨國公司的經濟行為和政治行為所帶來的後果,都說明它已經並將繼續成為一個主權國家對外政策形成過程中的某種意義上的幕後決策者。一國對外政策的形成均係國內各種利益集團討價還價的產物,或均衡競爭的結果,顯然也是不同利益主體通過博弈方式選擇政策安排的過程。而跨國公司則是各種利益集團中最具實力的集團,它憑借強大的經濟實力,改變了傳統意義上的國家與企業的關係,以往的保護與被保護、執法與守法的關係轉變為討價還價的談判磋商的關係。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跨國公司應為借國家外殼實現最大利益的非國家行為主體。它們力求突破國界,排除所有限製國際貿易和投資的障礙,往往將經濟行為政治化,使公司利益滲透到母國和東道國的政策中去。實踐證明,跨國公司的政治行為已成為其跨國經營管理中的必要的組成部分,盡管許多跨國公司自稱是“全球中心主義”,實際上它們更多地代表著西方壟斷資本的擴張利益與機製。
跨國公司的進入給東道國帶來的是喜憂參半的後果。跨國公司的進入意味著新的技術手段、新的生產方式、新的經營管理模式及與此相關的全套遊戲規則和新文化形態的進入,也意味著對東道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全方位的影響的開始,也正是從此刻開始便使國家經濟主權不可避免地要麵對一個難以測控的變量。
6.2.4 跨國公司對國家經濟主權衝擊的有限性
毋庸諱言,跨國公司的行為的確淡化了國界,模糊了國家利益的概念,結束了以獨立為本質的國家經濟主權。跨國公司的存在也給世界帶來了諸多的矛盾和衝突。但筆者認為,跨國公司對國家經濟主權的限製是有限的,其對經濟主權的削弱是相對的。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跨國公司運行的空間環境及運行機製本身得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