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3 國內學者對跨國公司行為的理論研究(1 / 1)

國內學者運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西方直接投資理論,多角度地研究了跨國公司及其行為,這些研究有一共同點,就是注意到結合中國國情及其特點進行理論分析,從分析方法上更加注重實證分析和實地調查,並不拘泥國外跨國直接投資理論的一般分析框架。國內學者對跨國公司的研究涉及幾個方麵:

(1)跨國公司的經營戰略研究,尤其是對跨國公司的全球化戰略和研發全球化趨勢的研究成為跨國公司研究的熱點。一些學者對跨國公司在華研發投資的行為及效果作了研究。研究發現,跨國公司獨立研發機構的行業分布特征受到市場競爭程度和行業研發本土化需要的共同拉動作用和中國本土專門人才知識供應水平的推動作用的雙重影響(薛瀾、沈群紅和王書貴,2002)。

(2)公司一體化國際經營,區分了公司一體化的兩種形式。公司內部一體化的資源配置基礎是以轉移定價為中介的內部市場和內部國際貿易,而公司之間的一體化的典型形態是國際戰略聯盟(秦斌,1999)。

(3)跨國公司直接投資的動機、特點、區位決定因素及其原因的分析。跨國公司在海外經營行為取決於企業的投資目的,而企業的投資目的又與公司總部的發展曆史、經營方針、經營方式有關。隨著中國外商直接投資的增長,有關研究外商在華投資的成果不斷湧現(王洛林,1997、2000、2004;牛南浩,1998;陳國宏,2000;鄭京平,1998;魏後凱,2002;江小涓,2002;沈坤榮、田源,2002)。研究表明,外商來華投資動機依次為生產投入和市場動機、生產服務動機、利用優惠政策與降低風險動機、競爭動機以及出口動機。而影響跨國公司來華投資的區位決策因素可歸納為,城市經濟文化環境、經濟聚集、人力資本、交易成本、生產投入供應、市場以及投入成本因素。

(4)跨國公司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作用和影響力。

(5)母國和東道國的跨國公司政策研究,跨國公司與政府間的關係以及跨國公司的政治行為。首次嚐試係統地研究跨國公司政治行為的是唐勇博士的《跨國公司行為的政治維度》,指出跨國公司的工業主權與國家主權的挑戰,必然引起政府對跨國公司的控製,兩者之間是互動的過程。一方麵,政府通過政策和規製行為誘導和控製跨國公司的行為,並導致市場的不完全;另一方麵,跨國公司通過自己的政治行為將外部市場的不完全內部化。筆者在分析跨國公司的行為過程中也參考和引用了這些觀點。

以上的研究成果都對跨國公司某個方麵做了較為深入的探討,有些是開創性的研究。但是從總體上看,研究跨國公司一體化經營、對外投資等經濟行為的論著、論文居多,而探討跨國公司的政治行為及其對世界政治經濟關係的影響的文章相對較少。缺少了這方麵研究,不利於我們對跨國公司本質及其行為的認識。而就分析跨國公司經濟行為的理論而言,這方麵的理論也尚欠係統和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