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美國的次貸(債)危機,必須以尊重市場機製和經濟運行規律為基礎。政府調控宏觀經濟,目的是彌補市場機製的缺陷,而不是讓市場為政府的行為買單,政府履行行政和社會職能應以自己的財力為限。
一、政府為兩房政策性虧損買單是穩定美國經濟和金融的基礎
當前,由於以房利美和房地美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機構顯現虧損金額持續擴大而且沒有止血的跡象,美國國內對兩房前途的爭論頗為激烈。美國國會共和黨的一部分人主張盡快關閉房利美和房地美,一切問題交給市場去解決。以美國政府為代表的另一部分人雖然認識到房利美和房地美的現有經營模式難以為繼,但對兩房究竟向何處去,至今仍舊難以決斷。事實上,繼續保留兩房,甚至兩房完全國有化,並為兩房的政策性虧損買單,是美國政府穩定經濟和金融無可回避的選擇。
第一,兩房對當前美國住宅市場的正常運轉至關重要。美國的曆史經驗表明,住房市場出現危機後能不能走出困境,歸根到底是購房者能不能得到充分和低成本的貸款融資。兩房的重要性在於其在美國住房金融市場上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足以讓商業銀行有充分動力和可能去向廣大購房者提供長期低成本的抵押貸款。也正因為如此,2010年2月24日,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表示,盡管美國政府有關房利美和房地美未來的計劃將在2011年披露,但財政部將確保兩家公司的市場地位不變,美國財政部將向金融市場保證維護房利美和房地美的當前地位,美聯儲將確保這兩家政府資助公司能夠繼續發揮作用,在這個問題上很有必要向全球投資者做出明確說明。在政府的繼續支持下,2010年3月,房利美表示將大幅增加至少拖欠4個月的住房貸款購買,以降低貸款拖欠的普遍性。由此可見,現在談論廢除兩房明顯不合時宜。
第二,兩房的改革目前還缺乏必要的外在環境。正如蓋特納所說,住房融資體係明顯不能繼續像以前那麼運作,但任何重建應等到更大的市場穩定時才能進行,因為在房地產市場脫離嚴重下滑前談論激烈變革,隻會嚇到投資者。從這種意義上說,盡管政府支持兩房所付出的成本很可能遭遇重大損失,且很難判斷損失規模將有多大,但政府在支持兩房方麵別無選擇,因為這兩家機構在整個美國住房市場中居於核心地位。
第三,兩房的虧損是履行政府行政和社會職能的結果,理應由美國政府買單。從兩房的批準設立,到政府對兩房的財政支持和經營指導,無不反映出兩房的政府執行職能。既然兩房的虧損是履行政府職責導致的,而且這種行為至少得到了政府的默許和鼓勵,則兩房的虧損理所應當由政府來買單。這就如同一個成年人,不管其出身如何,也不管其來自何處,隻要成為你單位裏的職工,則其工作期間的所作所為代表的就是你這個單位,由此產生的任何經濟後果也必須由你這個單位承擔。至於單位承擔後果之後,如何處置這名職工,是繼續留用還是讓其卷鋪蓋走人,則是後話。2010年4月,美國現任財政部長蓋特納稱,兩房發行的債券不應被視為主權債務,但人們不應懷疑美國政府對這兩家公司的支持。如此模棱兩可的話也就不難理解了。
第四,在美國政府更改自己的行政和社會職能之前,兩房的執行職能不可或缺。政府職能是由憲法和法律規定的,隻要現有憲法和法律不變,政府的既有職能也不可能改變。政府的既有職能既然無法推卸,設立執行政府職能的機構就不可避免。因此,即使房利美、房地美被廢除,也會出現新的類似房利美、房地美的政府機構。可以預見,美國政府不可能讓兩房徹底私有化,當然也不可能讓其延續既有的經營模式,很大的可能是在政府改變自身宏觀調控職能的基礎上實現兩房的完全國有化。
第五,兩房虧損規模及其外部負效應不過是美國政府幹預的成本體現。在兩房履行政府職能,帶來經濟繁榮,促使民眾自有住房率上升,整個社會幸福指數提升時,沒有人說兩房的缺陷,即使有,也會立馬被淹沒在人們的一片口水聲中。等到次貸(債)危機爆發,人們才發現,為了讓兩房發揮這一作用,社會將付出多大的代價。2008年9月,美國政府接管兩房時,國會授權的援助金額不過4 000億美元,而專家估計至少需要1萬億美元。其實這隻是顯性成本,隱性成本還沒考慮。因為兩房的損失本來就是政府應該掏的,隻是當初由於巨額的財政赤字,美國政府借助於宏觀調控之手企圖由市場來支付這一成本,有意為整個社會提供過於寬鬆的融資環境。在兩房的帶動下,商業銀行的信貸標準也明顯放鬆。一旦美聯儲回歸正常操作,商業銀行由此遭受的損失即使得不到政府的補償,在道義上政府也逃脫不了受追究的責任。
當然,兩房理論上需要國有化,實際操作時政府是否過河拆橋,一旦經濟形勢穩定,立馬讓兩房關門,另起爐灶,也未可知。
二、培育新經濟增長點是美國擺脫次貸(債)和金融危機的主要依托
應該說次貸(債)的產生隻是為美國次貸(債)危機和金融危機的爆發提供了一種可能,使這種可能轉變為現實的直接動力則是美國實體經濟的衰退。可以肯定,沒有美國實體經濟的衰退,或者說,美國實體經濟在美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刺激下繼續膨脹,則美國的次貸(債)危機和金融危機至少不會這麼快就爆發,如果不能避免爆發的話。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刺激美國經濟無效直接促發了美國次貸(債)危機和金融危機。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挖掘美國經濟增長的潛力,是美國擺脫次貸(債)危機和金融危機的主要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