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收入的穩定和快速增長是解決居民住房負擔過重問題的根本途徑。既然無論是從住宅供給還是從住宅需求看,住宅價格下調空間有限,上漲動力多多,則解決居民的居住問題長遠措施隻能是通過發展經濟,實現居民收入的穩定和快速增長。居民收入增加了,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人們的居住條件必然也會有改善。另一方麵,經濟在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在提高,人們的居住要求必然也會上一個台階。將過多的精力和財力用於遏製現有住宅價格的上漲,不利於通過增量供應來改善人們的居住條件,不利於提高我國現有住宅的質量。從這種意義上說,保持經濟的平穩快速發展,雖然不利於迅速打壓房價,卻是從根本上解決中國居民居住問題的有效手段。
二、實現住宅市場價格的結構性平穩上漲
保持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雖然是解決中國住宅問題最基本的措施,但這種措施見效慢,無法安撫當前中國社會由高房價引發的嚴重焦慮不安,中國住宅市場的政府管製還需要馬上見效的短期配套手段,這就是在實現住宅市場價格有升有降的基礎上,保持中國房價的整體穩定或緩慢上升。實現住宅市場價格的基本穩定或結構性平穩上漲,是當前中國政府調控政策的核心內容,也是中國政府宏觀調控住宅市場成敗的關鍵。
首先,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趨勢和穩定的政治經濟體製是中國政府調控住宅市場的外在前提。中國經濟增長的低起點以及中國經濟的運行狀態漸入佳境,決定了中國經濟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處於高速增長階段,這就意味著作為中國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房地產業很難不興旺發達。住宅市場的價格得到經濟基本麵的支撐,是很難跌下去的,住宅市場價格大幅下探更是難以想象。另一方麵,由於中國特殊的政治和經濟體製,中國土地財政跡象明顯,住宅投機行為盛行,導致中國的住宅市場價格出現虛高。這種虛高帶有明顯的體製特征,在體製相對穩定的前提下消除這種虛高是不切實際的,最理想的結果隻能是通過行政打壓適度打掉一些住宅市場的價格泡沫,緩解一下虛高的房價。
其次,實現住宅市場價格的結構性平穩上漲既符合市場經濟的能力原則,也有利於較少宏觀調控的阻力。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樣,中國住宅市場的高房價問題某種程度上是城鎮住房製度改革的內在缺陷造成的。所有社會公眾不區分收入水平的高低差異,統一到住宅市場通過市場渠道購買住宅,這種安排的結果不難想見:高收入者無論是購買力還是實際購買的住宅數量,均遠遠超出自身的需要,他們成為住宅市場投資或投機的主力;低收入者無論是購買力還是實際購買住宅的數量,均不敷自身勞動力再生產的需要,他們成為對住宅市場價格最不滿意的一群人,也是社會反對高房價的主力。實現住宅市場價格的結構性上漲,實際上就是承認消費者購房能力的差異,通過住宅供給的差異化,給高收入者提供優質住宅,收取高額的地租和銷售收入。這一方麵能夠釋放高收入階層過於旺盛的購買力,符合市場經濟的能力原則,另一方麵可以減少對普通住宅市場的衝擊,便於實現政府的宏觀調控意圖。
再次,實現住宅市場價格的結構性下降或穩定是安撫焦慮不安的社會公眾的最基本的需要。盡管相對於雄厚的國際購買力,相對於國內高收入階層的購買力,相對於中國國民經濟經久不衰的增長勢頭,中國住宅市場的價格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但相對於中國住宅市場的購買主體——中國的中等收入階層而言,中國的住宅市場價格明顯虛高。考慮到中國過高的房價收入比,特別是考慮到中國過高的基尼係數,適度打壓普通住宅的市場價格對住宅市場的健康發展非常重要。因為住宅市場的價格泡沫是相對於消費者的支付能力而言的,盡管住宅市場的價格很難做到大幅度下降,但隻要住宅市場價格不再大幅飆升,隻要消費者的收入增長速度超過住宅市場價格的上升幅度,則住宅市場的價格泡沫就不會繼續堆積,中國老百姓的不安情緒也會得到逐步緩解,消費信心會得到逐步恢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