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公路建設規模要與當地農民的承受能力相適應。農村公路分布廣、數量大,是一項長期的係統工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按照目前的體製,鄉村公路建設資金除國家投入外,主要還來自於當地政府和農民,我們必須按照需要與可能的原則,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在不加重農民負擔的前提下,動員和組織廣大農民群眾積極參與農村公路建設。我們必須充分考慮到農民群眾的承受能力。對鄉村公路建設要區分不同地域,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措施,分年度、分路段實施。對貧困地區,各級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盡可能使農民少出資,最大限度減輕農民的負擔,切不可脫離實際,一哄而上,盲目建設,搞強行攤派。否則,就會加重農民群眾的負擔,不僅有悖於發展鄉村公路的初衷,而且會讓善意的舉動傷了農民的心。
根據高台縣的實際情況,交通運輸首先考慮為資源開發、旅遊業、種植業、養殖業和開發區服務,高台縣有得天獨厚的芒硝、原鹽、螢石等礦產,水關、石灰關、黑達板等等山清水秀的旅遊區,有極具曆史研究價值的駱駝城遺址和漢墓群體,有廣博的已開發或待開發的“三灘、二灣”經濟開發區,結合小城鎮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人口的合理聚集等實際情況,重點安排擴建出口路,因地製宜發展經濟路、依靠民工建勤建設通鄉路、通村路,全麵考慮上等升級的各條線路。
高台農村公共道路布局,必須依據以經濟指標為標準,講究鄉村公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通過係統分析,得到整體優化結果。
(三)農村公共道路布局的思路和方法
高台縣除山區的兩個鄉外,其餘10個鄉鎮分布在黑河兩岸高石路、綿羅路,像玉帶上點綴的兩條緞帶邊,沿黑河伸向遠方。國道312線,橫穿縣城全境,與縣、鄉道路形成“五縱、五橫”的框架。
農村公共道路布局的思路是在現有公路網絡的基礎上,合理布局,擴建經濟路,更進一步完善“五縱、五橫”的農村公路網,提高公路網絡的通達能力,促使全縣經濟社會的全麵發展。
(四)高台縣農村公共道路布局的主要依據
隨著農村結構調整和經濟格局的完善,村鎮經濟不斷繁榮,外商投資、開發荒灘、植樹造林、新建企業等因素已成為影響農村公共道路布局的主要原因。農村交通作為經濟建設的先行官,必須以促進經濟持續增長,提高農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作為著力點。
高台縣礦藏豐富、品位較高,開發前景廣闊;亞盛公司鹽藻胡蘿卜素、元明粉及鹽硝化等產品的深加工已形成一定規模。目前,通往礦區的是高石公路,總長90.3公裏。前78公裏(10公裏屬沙礫路麵)均為油路,後13公裏鹽池鄉的4公裏,因勞力投入、石料拉運、資金分配等諸多因素,有些單位抱著“寧繞10公裏,不修一步路”、“寧受顛簸苦,不動一鍁土”的思想,新建道路計劃擱淺,路況不好。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駱駝城遺址位於縣城西南20公裏處,有一條臨時性的便道通往遺址,由於大片的荒灘已租賃給外資企業,在公路網規劃上開發單位隻考慮自己的便利,隨意開發,路網沒有合理的布局,使有的公路形成“形通實不通”的狀況。
(五)高台縣鄉村公路發展的需求預測分析
隨著縣委、縣政府對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村經濟作物的種植比重將大幅度提高,農業發展將逐步走向市場,形成以公司+農戶發展模式的龍頭產業。鄉村人口、開發區的職工將向城鎮化集中,第三產業從業人數大幅度增加,小城鎮經濟日益繁榮。因此,鄉村公路建設需有超前意識,同時必須堅持渠、路、林、田四配套的原則,解決開發區的“經濟路”,各村鎮的“斷頭路”,縣域內“出口路”,為發展農村經濟奠定基礎。
根據高台縣1990—2000年公路客貨運輸量的統計數據,用增長率法和彈性係數法對2005年、2010年、2020年高台縣的客貨運輸量及周轉量進行預測。高台縣1990—2000年公路客運量增長速度為11.9%,貨運量增長速度為7%。
鄉村公路網發展規模的大小直接影響著公路在數量上和質量上的合理布局及優化安排,盡量避免縣鄉公路網建設的盲目性和低效益,高台縣農村公路網未來的發展規模,根據未來20年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和對2005、2010、2020年所預測的客貨運輸量,用連通度法來分析公路規模的增長速度:
公路運量的彈性係數 (%)
┏━━━━━━┳━━━━━━━┳━━━━━━┳━━━━━━┳━━━━━━┳━━━━━━┓
┃ \ 變量 ┃ ┃ 貨運量 ┃貨運周轉量 ┃ 客運量 ┃客運周轉量 ┃
┃ \ ┃ ┃ ┃ ┃ ┃ ┃
┃指標 \ ┃工農業總產值 ┃ ┃ ┃ ┃ ┃
┣━━━━━━╋━━━━━━━╋━━━━━━╋━━━━━━╋━━━━━━╋━━━━━━┫
┃年增長率 ┃ 11.16 ┃ 7.0 ┃ 6.29 ┃ 11.19 ┃ 10.5 ┃
┣━━━━━━╋━━━━━━━╋━━━━━━╋━━━━━━╋━━━━━━╋━━━━━━┫
┃彈性係數e ┃ ┃ 0.6 ┃ 0.54 ┃ 0.96 ┃ 0.9 ┃
┣━━━━━━╋━━━━━━━╋━━━━━━╋━━━━━━╋━━━━━━╋━━━━━━┫
┃ e的采用值 ┃ ┃ 0.6 ┃ 0.9 ┃ 0.96 ┃ 0.9 ┃
┗━━━━━━┻━━━━━━━┻━━━━━━┻━━━━━━┻━━━━━━┻━━━━━━┛
高台縣公路運輸量預測結果確定值
┏━━━━━┳━━━━━━┳━━━━━━━┳━━━━━━┳━━━━━━━┓
┃ \ 項目 ┃ 貨運量 ┃ 貨運周轉量 ┃ 客運量 ┃ 客運周轉量 ┃
┃年份\ ┃ (萬噸)┃ (萬噸公裏)┃ (萬人)┃ (萬人公裏) ┃
┣━━━━━╋━━━━━━╋━━━━━━━╋━━━━━━╋━━━━━━━┫
┃ 2005 ┃ 95.9 ┃ 6215.6 ┃ 404.2 ┃ 11224.1 ┃
┣━━━━━╋━━━━━━╋━━━━━━━╋━━━━━━╋━━━━━━━┫
┃ 2010 ┃ 126.7 ┃ 8312.8 ┃ 680.1 ┃ 18070.6 ┃
┣━━━━━╋━━━━━━╋━━━━━━━╋━━━━━━╋━━━━━━━┫
┃ 2020 ┃ 224.1 ┃ 14871.1 ┃ 1926.3 ┃ 46918.6 ┃
┗━━━━━┻━━━━━━┻━━━━━━━┻━━━━━━┻━━━━━━━┛
第一個階段(2000—2005年)隨著部分斷頭路的逐漸打通,作為鄉道布局的分別控製點(即村)數增加(常豐、10號基地航天城、亞盛農業開發區、許三灣、駱駝城遺址、南華明水灘開發區)至27個。
第二階段(2005—2010年)由於斷頭路的打通,旅遊路、經濟路的增加,公路布局日益完善,節點增加至34個。
第三階段(2010—2020年)由於斷頭路的打通,經濟路的增加,通鄉通村路得以完全解決,公路方格狀布局逐漸形成,節點數增加至:
城關鎮、巷道、正遠、宣化、黑泉、羅城、天城、鹽池、石泉子、合黎、南華、元山子、新壩、紅崖子、紅沙河、駱駝城、高台火車站、梧桐泉火車站、螢石礦、四滿口、錯口銅礦、常豐、10號基地航天城、亞盛開發區、許三灣、駱駝城遺址、南華明水灘開發區、新溝、擺浪河水庫、東大、水關水庫、石灰關水庫、黑達阪水庫、312線苦水口、梧桐、青草湖、台子寺、三益渠林場、定平、陰溝橋、小海子、南寨子、樂二,共43個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