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8章 與我同齡的女子及長田四日(1 / 1)

2010年1月20日,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調研,感觸挺深的。其中一家妻子和女兒都去世了,隻剩一個男主人、兩個兒子和一個體弱年老的母親。男主人年齡已經大了,還做農活,兩個兒子還沒有結婚,就偶爾在安順市打零工。他們因為買不起肉,都不吃肉的,就連雞蛋和豆腐都吃不上,可想而知他們的生活是多麼艱辛!

以前從來沒覺得錢會對一些人那麼重要。如果他們有錢,就可以吃一些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就可以多學習一些知識來改善自己的生活。

第二天,爬了半個小時的山路,挺累的。我們拿的東西都很輕,不過還是很累。想到這裏的村民上山下山要挑著很重的東西,心裏就覺得難受。

到了村裏之後,一個上午,我和我的搭檔就做了一份問卷。這一戶家裏就剩一個老母親帶著兩個小孫子,兒子和兒媳婦都去打工了。他家生活比較艱苦,特別是喝水問題,他們一年之中有六個月要挑水喝,而且挑一次水走山路來回要花兩個小時。所以,都不忍心喝他們的水。

下午我們走進一家,問有主人嗎?然後出來一個小女孩背著一個小孩說我就是主人。我們被嚇倒了,因為她看上去很小,像是背上背著孩子的姐姐。原來她是那個孩子的母親。等我們了解情況後更驚訝,她隻比我大一歲就有了四個孩子,而我還在讀書,這差距太大了。她家裏基本上什麼都沒有,很簡陋,米飯都吃不上,就吃苞穀飯。看著她們就覺得很心酸。

這天,上午去的時候還挺高興的,但回來的時候心裏就覺得沉甸甸的,很不是滋味。

第三天,地點不變,任務就是把第二天沒有調查到的人家調查完。老師安排任務以後我們就開始行動了。

第一家家庭情況還可以,戶主讀過初中,所以思想還比較開放。他家三個孩子還小,不過都上學了,看得出戶主對孩子的教育挺重視的。他們家的人很樸實,而且很親切熱情,生活過得還不錯。

第二家就兩個老人,年齡挺大了,不過還能幹活。他們都是自己種莊稼來養活自己。因為他們的兒子自己的負擔很重,所以根本顧不上兩個老人。

我們說話他們聽起來有點吃力,不過他們還是很耐心地配合我們完成了任務。

第三家,我們一進他家裏,心裏酸酸的,屋裏隻有一張床和一些煮飯的東西,其他的幾乎什麼都沒有。父母都死了,隻剩一個孩子,平時就做點農活來維持生活,沒有接受過教育,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了解他的情況之後更難受,他種了點辣椒,這些辣椒加上點鹽就是他平時的菜,其他的他根本就買不起。

出了他家門以後,我們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隻是靜靜地離開了。

第四天,去了另一個寨子。這個村在河邊,有些農民靠打魚和打蝦來維持生活,所以生活條件要比前兩天我們去的那個村好得多。

這天,我們訪問的第一家有四個小孩,一個在縣城裏上初中,其他三個在上小學。雖然他家的生活比較艱苦,但他們生活得很開心,很幸福。這家的戶主思想比較先進,不管再苦,孩子的教育是首要的。

第二家,很少有的狀況,在這個村裏應該是排在前麵的。家裏主要靠打魚和打蝦生活,一年漁業收入可能達8000元,自己還種了一些莊稼,這個收入在城裏可能算不了什麼,但在農村這已經是很大一筆收入了。他家生活得挺好的,每日肉、魚、雞蛋、豆腐和水果都吃的,這是我們調研了那麼久,見到在農村吃得最好的,很多農戶根本吃不上這些。

第三家是村支書家,他家很熱情,生活條件也不錯,也很配合我們。家裏有三個孩子,女兒在貴陽打工,一個兒子在外麵讀初中,小兒子在上小學。

感覺他們很滿足,也很樸實。

這天,任務完成以後,心情還不錯,沒開始的那兩天那麼沉重。

(曾仁娟2006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