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下篇(15)(2 / 3)

《讀者》告訴人們幸福之花由心而生,隻有澆灌以善良、寬容、互愛與讚美的露水,才能開出美麗的花朵。而物欲世界就像仲夏的烈日和冰雹威脅著幸福之花,人們應該通過心靈的修煉抵禦這種侵害,拯救玷汙的心靈回歸到幸福的心靈田園。《讀者》讚美世界的和諧,肯定人類的情感,不但認為現有的人類社會應該是和諧的,也認為想像中的人類未來世界同樣是和諧、充滿溫情的。在許多作品中人類情感成了救贖世界的良藥,是破解宿命的最後法寶,可以和宿命相抗衡。人類之所以不願意當外星人,是因為外星人沒有人類的情感。正如《天仙配》中的七仙女,《牛郎織女》中的織女,《白蛇傳》中的白素貞,寧願當凡夫俗子享受人間的情感,也不願成仙成神,寧願忍受物質上的清貧,也不願失去情感上的富足。《讀者》也如此,利用人類對於情感的依賴性,嫻熟地召喚出人類心靈對情感的無限渴求。《讀者》以煽情的語言,動人的故事情節,傳奇式故事結局以及催人淚下的表達式,宣揚著自己的人文精神。最能夠打動人心的是“文苑”欄目。其中的許多篇章都被廣為傳播。這種篇章通常都有悲慘的開頭,愛心洋溢的過程和美好結局。這使得《讀者》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生活重負所帶來的精神壓力。而這正是《讀者》真正的魔力所在。《讀者》給了人們一個精神的世外桃源,讓人們有了短暫的喘息,精神上得到了片刻的休憩。在《讀者》的世界裏,有關物質與幸福的問題是簡單的,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也變得簡單易行。《讀者》擺脫了文化因素和心靈不安痛苦之間的矛盾,它重複著人生中某些相同的片斷,使讀者產生了一種對現實的錯覺或者說是幻覺,讓人們感受到了純淨無瑕的人生。《讀者》的人文主義追求決定了它不同於其他純粹休閑性質的雜誌,從而爭取了許多不習慣於閱讀純粹休閑性質雜誌的讀者群。一本雜誌隻有具備了輕鬆和娛樂的功能,才能實現暢銷。如果說《讀者》的娛樂功能稍遜一些的話,那麼《讀者》的輕鬆功能則毋庸置疑。《讀者》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按照它的人文精神,修整了人們荒蕪的心地,給人們以白楊的挺拔,胡楊的毅力,鬆柏的精神。可見,閱讀《讀者》時讀者們是懷著多麼放鬆的心情,刪除了人生紛亂的旁枝末節,拋棄了複雜多變的人生恩怨,享受著世界的簡單,人生情感的單一。依據常理,人們怎麼會拒絕一本如此輕鬆的雜誌呢?這正是《讀者》銷量的人性基礎。

第二,《讀者》以現實的態度,順應時代的精神,負責地告訴人們獲取財富同樣可以獲得幸福。《讀者》說幸福可以通過心靈的修煉獲得,但通過適應物欲橫流的社會,掌握理財規則,擁有財富,也能享受到幸福。回顧《讀者》二十幾年的發展曆程,我們會發現《讀者》已經開始運用越來越多的篇幅告訴讀者,如何在現實世界中出人頭地,如何掌握新的遊戲規則,如何更好地合夥創業,如何創新思維,盤活財富。在各個欄目中,運用更多地篇幅講解心得理念。《讀者》告訴我們“現實無法改變,隻能接受與適應”。這一次,《讀者》承認了幸福的物質基礎。通過掌握理財規則,獲得成功,不但得到肯定,而且關聯到一係列和幸福有關的感受。至此,《讀者》苦口婆心的美德教育結合實事求是的現實態度終於贏得了中國人的心。《讀者》的許多文章指出:我們無法改變現實,但我們可以改變對現實的看法,這也即改變不了世界,隻能改變自己,想要改變自己,就得先改變自己看世界的眼光。中國幾十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原有的價值觀念也隨之發生了變化。目前,要通過自我精神的修煉享受到幸福的最高境界,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這個時代的一係列配套的生活理念與方式,幾乎人人都不能抗拒。《讀者》也隨即順應時代,教給讀者新的生活理念,順應了讀者的心理需要。這才使得《讀者》人文關懷的夢想真正具有了被變成真實的現實基礎。這種現實的態度,順應時代的精神,奠定了《讀者》的良好人緣,也即《讀者》成功的人緣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