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形成伏羲文化的若幹空間組團。根據不同的內涵、資源,形成幾個空間組團,以幾個重要景觀為中心,在開發次序和開發力度上有所側重。在天水地區,伏羲文化有關的景觀,最著名的是伏羲廟、八卦台及以大地灣為首的眾多遺址。但是,這些景觀分布並不集中,因此,在開發各種主題旅遊題材的同時,還需根據資源的空間分布,組合為幾個空間組團,組團之間開發先後和力度應當有所不同,一個組團內部也應有側重點。隻有從全局出發,對於各種旅遊資源進行合理評價,進行有重點、有步驟、階段性地開發,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資源得到有效的整合,才可能使投資不斷獲得回報,使旅遊業獲得持續發展。
第四,形成伏羲文化的輻射網絡。不僅要充分開發本地旅遊資源,還要謀求地區間的係統合作,以形成輻射網絡,從而達到資源的充分利用。大致說來,在較小範圍內,以河西走廊為主體,以敦煌、武威、蘭州為節點,共同形成河西走廊旅遊聯動網絡;在更大的地域範圍內,改善基礎設施,解決交通問題,以西安、寶雞、漢中等地為從點和中介,進一步吸納中部地區的客源;進而將眼光放到江、浙、閩、廣等東南沿海地區,吸納其旅遊開發的資金,並作為旅遊市場開拓的重要腹地;與此同時,盡可能地以文化認同、文化尋根為紐帶,麵向海外華人華僑及中華文化的愛好者,積極推動伏羲文化海外影響力的擴大,使之成為旅遊資源開發的廣闊的潛在市場,以強有力的宣傳態勢作為旅遊業開發的先導,充分依托現階段西部開發的形勢,創造更多與外界接觸的機會,讓全國和海外的人們更了解天水,讓所有華夏子孫深刻認識到,這裏是中華民族的根,他們是這個根衍生出去的茂盛的枝葉。
5.天水開發與利用伏羲文化發展旅遊經濟的舉措。(1)開辟和建設以伏羲文化為核心的大地灣旅遊經濟區。總的設想是,以大地灣為中心,圍繞遺址所在地五營鄉一帶社區,創建大地灣旅遊經濟開發區。大地灣旅遊經濟開發區將伏羲文化的內涵賦予其中,將擬由市、縣合建,共同投資利益共享,發揮兩個積極性。首先,要搞好規劃,設計可行的工程實施方案和管理運行實施方案;其次,成立強有力的工作機構和工作班子,抓好前期籌備工作;第三,以研究宣傳為突破口,招商引資,分期落實規劃,用3~5年時間建成以伏羲文化為核心的大地灣旅遊為特色的旅遊經濟開發區,使之成為天水旅遊經濟的支柱之一,進而帶動天水一秦安乃至全市經濟的發展,造成一種特有的文化氛圍。現代旅遊,人們旅遊的目的之一就是暫時改變一下原有的環境,尋求新的感觀刺激。要給遊人以新的感受,首先要造成一種特有的文化氛圍,以強烈的震撼力衝擊遊人,使之久久不忘。為此,在伏羲文化大地灣旅遊區內,要以複原上古社會的生活方式為文化旅遊的主題。用俗話講,就是“花錢買罪受”,以上古的淳樸來淨化和陶冶人們的心靈。
(2)大力開發具有天水特色土生土長的手工藝產品。河南淮陽有一仲用泥捏成的手工藝品“泥泥狗”。現被稱為遠古文化的化石,大受海內外遊人的青睞,尤其在每年二月二到三月三伏羲女媧廟會上分外引人注意。實際上就是用黃土捏成的各種各樣的動物,然後塗上各種顏色,大多變形,富有想像力,實為人麵狗、猴等,有的還可以吹。但作為伏羲的故鄉天水大地灣一帶也有不少遠古文化的活化石,如擊、塤、罐等等,無一不具有幾千年的曆史。尤其是塤,這種樂器,據《周禮》記載是伏羲時代創造,而大地灣的“塤”則是女媧創造,因而叫作“哇鳴”,實際上是“媧呼”之音轉,是女媧當年捏小泥人時呼叫所用,其曆史之長,至少也有七千年之久。大地灣就應開發類似的民間工藝產品,形成係列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