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中篇(13)(3 / 3)

(三)甘肅信息化建設發展展望

信息化是甘肅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重要手段與關鍵環節。在繼續推進完成工業化曆史性任務的過程中,大力推進信息化,不斷擴大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各個層次上的應用,實現應用與產業發展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應是未來信息化建設的方向。

1.進一步深化認識信息化在甘肅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甘肅獲取信息的手段和交流方式都相對滯後,與發達地區在市場方麵形成信息不對稱,導致了市場需求和生產經營的錯位,製約了市場主體的發育成長。另外,由於曆史和環境的原因,我省還沒有完全擺脫計劃經濟的影響,行政主導和幹預的色彩還比較濃厚,對市場主體(企業、農戶)必須依靠充足的市場信息進行決策和經營的現實問題還沒有形成共識,也影響了信息化重要作用的發揮。所以,甘肅經濟要取得新的增長和發展,就必須深刻認識到市場經濟中信息化的巨大價值和潛在力量,把信息化放到發展經濟戰略地位的高度,以超常規的方式大力推廣和應用,才能扭轉我省經濟發展的被動局麵,從根本上改變市場化程度低的頑症。信息化在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可以縮小同發達地區的差距。信息網絡技術在突破時空局限方麵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所以因地製宜,大力扶持和發展信息化,一方麵可以加強我省各地區與發達地區的聯係和交流,使企業和農戶及時獲得技術和市場信息,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發展特色產品,提高貿易量和市場份額,增加收入。另一方麵可以提升我省企業的管理和技術水平,提高市場競爭力,以此達到縮小與發達地區之間差距的目的。其次,可以促進產科教的緊密結合。我省多數企業和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比較低,並且科技推廣和科研體係大部分是在計劃經濟體製下建立的,還不適應市場經濟的形勢和潮流,許多科研成果無法轉化為生產力,造成了科研成果與人才的巨大浪費。而生產迫切需要的一些實用技術欲求無門,形成了科研、教育與生產活動相互脫節、割裂的局麵,這也是我省經濟必須要重視解決的難題。根據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先進經驗,信息化可以加強生產、科研、教育之間的信息溝通,使市場主體以自身的需求推動科研、教育的發展,使科研成果直接轉化為新的生產力,並且可以應用具有一定超前性的科研成果推動經濟的跨越式增長,使產科教三個方麵在市場經濟中找準各自的位置並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第三,可以提升政府發展經濟的水平。政府在地方經濟的管理上明智的策略應該是:製定適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的發展戰略,保持穩定公平的市場環境和合理的市場結構,促進市場競爭,為市場主體提供充分的市場和技術信息服務等。而要實現這些,必須具有較高的信息決策支持體係,才能及時、動態、準確和全麵地反映本地區經濟活動的真實情況,從而通過信息手段加強宏觀調控和引導,提高地方經濟宏觀目標的實現程度,建立合理的市場結構與公平的市場環境。第四,有助於提高各級幹部和群眾的科技文化素質,促進社會和經濟的全麵發展。全麵小康社會的建設,是指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麵的全麵發展。信息化的發展,不僅對經濟的發展具有直接作用,而且對推動區域社會的全麵發展具有推動作用。因為實現信息化,必然要引進發達地區先進的觀念、開闊的視野、高新技術和豐富多彩的信息,由此引起的物質和文化基礎的改變,引發思想觀念的改變,從而促進社會文化各方麵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