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中篇(13)(1 / 3)

文化信息化是國民經濟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五大報告明確指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因此,文化信息化在國家信息化進程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經濟和社會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保證,是國家和民族在現實社會和網絡空間存在的客觀反映,是人的生活質量提高和人的全麵發展的需要,也是在數字化生存中突出“以人為本”的必要措施。從世界範圍來看,把文化的快車駛入覆蓋全球、連通世界的信息高速公路,已經成為西方各主要發達國家新的戰略選擇。據統計,互聯網上80%以上的信息是英語信息,法語和中文約占10%,其他眾多語種加起來大概不到8%。法國總統希拉克說:“當今世界正麵臨著單一文化的威脅”,“這是一種新形式的殖民主義。”法國外交部為此啟動了名為France的特別互聯網服務係統,專門用於向全世界宣傳法國文化。法國政府文化主管部門也已經製定了規模龐大的文化上網計劃,包括博物館、展覽館、圖書館、名勝古跡、考古發現、電影節、電影資料以及藝術院校等。其中的盧浮宮上網工程取得了極好的效果,每八名到盧浮宮參觀的人當中,就有一人是事先通過互聯網了解盧浮宮的。在亞洲,日本早在1993年就建成了世界民俗文化博物信息中心,專門負責向全世界發送日本文化信息,在1994年開始建設ASAHINET。日本文部省製定了多媒體信息化實施計劃,著手建立多媒體文化信息網絡。還有一些發展中國家,如土耳其也在文化部成立了對外文化信息中心,開通了對外文化網站,設有土語、英語、德語和俄語等四種語言的版本,有15000頁的信息容量,在擴大土耳其的對外影響方麵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相比之下,我國目前進入互聯網的信息量與我們五千年悠久文化、十二億人口大國的地位極不相稱。目前我國因特網的用戶已達到數千萬,但信息流的進出口逆差達到四倍以上。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網上信息流進出IZl逆差對社會潛在和深遠的影響。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五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在我國上網人群中,18~35歲的年輕人占85.8%,其中學生占21%。他們年紀輕,思想靈活,對未知社會充滿好奇,同時比較容易受到外界,尤其是強勢文化的影響。這是全球文化信息化環境給我們帶來的衝擊和挑戰。當然,挑戰也是機遇。信息技術的發展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振興經濟文化的難得機遇。就甘肅的情形而言,近幾年來,省委省政府充分認識到作為經濟欠發達的省份,我們隻有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契機和國家信息化的有利時機,利用“後發優勢”和“比較優勢”,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加快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建設,才能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在這一指導思想下,各級組織非常重視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

1.優先發展信息化網絡平台建設。近年來,僅甘肅移動公司就先後投入50多億元進行信息基礎網絡建設。截至目前,GSM數字移動通信網絡已覆蓋了全省十四個市州,所有縣市和絕大部分鄉鎮。主要交通幹線和旅遊風景區實現連續覆蓋,城市內基本實現了立體覆蓋。並與187個國家和地區的235個運營公司開通了國際漫遊業務,國際短信業務通達106個國家和地區的214個運營商,與76個國家和地區的51個運營商開通了互聯網上網國際漫遊,為我省信息化建設提供了優質的網絡平台。

2.大力推廣信息化應用。目前,重點信息應用係統建設已經覆蓋了主要經濟社會活動領域。信息應用係統已覆蓋黨政機關、教育、外貿、金融、稅務、財政、公安、建設、交通、氣象、質量、社保等20多個領域。省政府係統信息化建設已基本建成了以“三網一庫”為框架的政務信息網絡環境,建成了文件、信息、檔案、人事、財務、信訪等各類數據庫30多個。在企業信息化應用層麵,甘肅部分大中型骨幹企業已經建立了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製造、計算機集成製造、計算機輔助工藝(CAD/CAM/CIMS/CAPP)等係統。蘭州石化公司建成的全國首家計算機管理信息係統,在技術水平和應用上都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天水長城開關廠采用CAD/CAE/CAPP/CAM/PDM等信息化技術,基本形成了覆蓋產品設計、製造、裝配、倉儲等方麵的網絡係統,是我國開關行業成功實施信息化的代表性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