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中篇(4)(1 / 3)

從總體上說,甘肅的經濟社會發展還處在並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成員的生活和發展條件有很大差異,思想道德水平不可能整齊劃一。地域文化的建設與發展不能脫離現實,不能超越社會發展階段和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水平,要包容多樣,把握好建設的層次性,區分不同對象和層次,鼓勵先進,團結多數,從而引導好不同階層、不同思想覺悟的人。創新發展地域文化既要有先進性要求,又要有廣泛性要求,要把先進性要求同廣泛性要求結合在一起。沒有先進性,就沒有感召力、引導力,就不可能帶動整個社會和諧思想觀念的不斷提升;沒有廣泛性,就難以貼近生活、切合實際,就沒有被社會大多數成員所接受的可能。先進性要在廣泛性的基礎上體現出來,廣泛性要以先進性為指導。這樣,才能使地域文化建設符合時代和現實的要求,有助於加快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程度。

三、啟動文化產業戰略,構築文化市場體係

甘肅省在2002年提出建設特色文化大省的目標,它不僅是單純的文化建設問題,更重要的是甘肅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之一,是甘肅經濟、政治、文化協調發展的戰略舉措。近幾年來,甘肅的文化產業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日益顯著。新聞出版、廣播電視和旅遊業等產業的年增長速度遠遠超過甘肅省國民生產總值的平均增長速度,呈現出巨大的增長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文化產業本身已經成為甘肅新的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在此基礎上,我們應該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思路,放開手腳,加快發展,使甘肅省的文化產業成為特色文化大省建設的巨大引擎,進而成為甘肅省國民經濟的又一支柱產業,實現經濟發展與文化發展相互促進。

(一)文化產業及其特征

文化產業是通過對文化資源的開發、保護和再生產而使其市場價值增值的一種行業,是通過工業化和商品化方式進行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生產、交換和傳播。學術界通常傾向認為文化產業主要包括文化旅遊產業、文藝演出娛樂產業、影視與音像產業、文化信息產業、新聞出版產業、體育產業、博彩產業、會展產業、廣告產業等等。2004年,國家統計局正式發布了《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首次從統計學意義上對文化產業的概念和範圍進行了權威界定。國家統計局認定文化產業核心層包括新聞、書報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廣播、電視、電影、文藝表演、文化演出場館、文物及文化保護、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群眾文化服務、文化研究、文化社團、其他文化等。文化產業外圍層包括互聯網、旅行社服務、遊覽景區文化服務、室內娛樂、遊樂園、休閑健身娛樂、網吧、文化中介代理、文化產品租賃和拍賣、廣告、會展服務等。

文化產業是一種成本低、收益高、可重複開發利用的“無煙產業”。文化是人類曆史文明的積澱與表現,是豐富的現存資源。它的開發、保護與再生產不需要投入大量的物質資源,隻需要有一批文化素質及文化鑒賞能力高的文化人去發掘、再現。因此,從投人方麵講,相對於其他產業是較低的,而文化產品的價值,隨著知識信息經濟時代的到來以及文化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其市場價值也將呈現不斷上升趨勢。隻要開發利用得當,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其他大部分資源,如礦產資源等,屬於不可再生資源,在開采利用過程中將越來越少,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會破壞生態平衡,造成環境汙染。文化資源正好相反,是越開發越多,越開采,越豐富。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本質就是經濟、社會和自然的協調發展。以文化資源為支撐的文化產業從總體而言,是具有環保特征的無煙工業,強調的是人與自然關係的協調。它是一種低耗高效型清潔產業。

文化產業還是一種連動型產業文化資源的開發、保護與再生產。一方麵可以直接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另一方麵通過文化的展示與市場化,將為經濟開拓出一條“以文化促開放”,“以開放促發展”的良性發展之路,從而促進交通運輸、郵電通訊、建築、商貿、金融等行業的迅速崛起,起到“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作用,有力地刺激經濟迅速發展。特別需要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種產業,文化產業具備其他產業所不具備的輸出特定意識形態和思想觀念的功能,並且,由於這種輸出采取了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方式,因而運用得當,可以有效提高人們的文化素質與思想境界,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從而獲得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