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3 / 3)

服役不久的“機敏”號烏龍不斷。先是在2010年10月22日清晨,剛剛服役的“機敏”號在英國蘇格蘭西北部斯凱島附近海域擱淺,露出至關重要的噴水推進器,成為觀光一景。後是在同年12月11日,“機敏”號大修後出海試航,推進器又發生故障,再度被拖回船廠。次年4月11日,“機敏”號又因衛生間爭端爆出槍擊案,一名22歲的水兵向同事開槍,造成艦上一名少校死亡,另一名少校重傷。

去年11月《衛報》披露,“機敏”級存在嚴重的設計缺陷:服役以來一直未能達到預期的最高速度,過慢的航速既不能跟上航母編隊,保障其水下安全,也不能進行緊急機動,或對攻擊行進規避;緊急上浮時艇體曾出現裂紋;其新式電腦和潛望鏡也存在大大小小的問題。英國國防部對此心知肚明,隻是為了維持衰弱的英國造船工業,硬吞下了這枚苦果。為求

徹底解決“機敏”級的裝備進度延期、費用超支和技術難題,國防部將為“機敏”級項目撥出27億英鎊的專款。

不隻是“機敏”級,近些年被曝光的事故還有不少:2002年10月,“特拉法爾加”級核潛艇——“特拉法爾加”號,在學員訓練中以14.7節的速度一頭紮進蘇格蘭西部海域斯凱島附近50米深處海底。事故造成至少3人受輕傷,導致艇上核反應堆、逃生係統等多處受損;2007年3月21日,英國海軍“不懈”號核潛艇在演習中發生爆炸事故,導致兩名水兵死亡;2008 年5月26日,“壯麗”號核潛艇在紅海北部海域撞到海下岩石,造成聲呐係統受損;2009年2月初,執行戰備巡航任務的英國“前衛”號戰略核潛艇與法國“凱旋”號彈道導彈核潛艇在大西洋水下相撞。據統計,在過去21年中,英國核潛艇部隊是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中事故最多的國家,先後有13艘攻擊核潛艇和8艘戰略核潛艇共發生237起火災和14起碰撞事故。如此高的故障率,很難不讓人對英國水下戰鬥力產生懷疑。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英國海軍建設出現如此多的波折,說到底,還是因為資金匱乏。英國自二戰後,就陷入了不可避免的衰退,軍隊亦無法獨善其身。最近10年來,英國追隨美國參加伊拉克戰爭,又在阿富汗常年駐軍,這兩個無底洞吞噬了英國數十億英鎊的資金,許多正常軍事演習和訓練都因此被迫取消;2008年以來,金融危機肆虐,國防預算一減再減。2010年10月,首相卡梅倫宣布,在今後4年內,英國海軍方麵,“海鷂”戰機和“獵迷”式海上巡邏機退役,兩艘“無敵”級航母廢棄,僅剩的一艘成為直升機平台。這使英國在今後10年內喪失航母打擊能力,皇家海軍減少5000人,驅護艦數量由23艘減到16艘。2011年3月,英國國防部公布了更詳細的裁員計劃:2015年前,削減海陸空三軍共1.7萬個職位,包括裁減1.1萬人和減少征兵6000人。這將占到英國軍隊的10%。

結 語

1998年,在英國政府頒布的海軍建設綱領文件《聯合王國戰略防禦評審》中,提出了在2010年~2012年的海軍建設目標:以2艘~3艘中型航母為核心、以“機敏”級核潛艇和45型防空驅逐艦完成遠洋作戰和登陸支援、以“不列顛”級船塢登陸艦等實現全球快速反應作戰。2013年已經到來,而眼前的皇家海軍,一艘堪用的固定翼航母也沒有,核潛艇部隊事故頻出,惟有45型驅逐艦勉強為皇家海軍保住一些麵子。

英國有在女王加冕日、登基紀念日等舉行閱艦儀式的慣例。1897年6月26日,包括21艘戰列艦和44艘巡洋艦在內的165艘大型戰艦聚集在泰晤士河口,接受女王的檢閱。此時“日不落帝國”的光輝照耀全球。2012年6月3日,是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60年登基紀念日,泰晤士河上沒有了勢不可擋的艦隊,惟剩載著遊客的小舢板。前第一海務大臣和海軍軍官懷斯特勳爵直言:“我估計我們最多也就是能弄出兩艘潛艇,5艘~6艘護衛艦和驅逐艦,規模很小,沒什麼氣勢。這隻能讓人覺得時移世易。軍艦數量縮減得如此厲害,連搞一場像樣的閱艦式都不再可能了。”

夢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軍費削減、航母難產、水麵艦艇和潛艇事故頻出,麵對英國海軍“全球艦隊”的野心,我們有理由發出疑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