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1 / 3)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軍事縱橫

作者:惠凱

英國,世界工業革命的發祥地,曾經的“日不落帝國”,飄著女王旗的皇家海軍艦隊航遍四大洋,建立了不朽的功業。叱吒風雲200年後,太陽已經落山,昔日的皇家海軍再也沒有耀武揚威的信心和資本;現在的英國皇家海軍風燭殘年、步履蹣跚。

航空母艦:10年真空期

作為航空母艦(以下簡稱航母)的故鄉,從首艘航母“百眼巨人”號,經過世界上首次航母主導的作戰——奇襲塔蘭托港,到世界上最早提出滑躍航母並率先實用化,英國為航母技術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不過,自從2011年夏天“卓越”號航母改裝為直升機航母後,英國將麵臨無航母可用的尷尬局麵。

冷戰結束後,出於壓縮成本的考慮,英國曾動過和法國合作的念頭。不過,後來英國開始獨立建造“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2002年,英國決定建造下一代航母——“伊麗莎白女王”級,並由BAE公司擔任主承包商。新型航母標準排水量5萬噸,滿排為6.5萬噸,全長292米,飛行甲板最寬處為75米,船體寬38.6米,滑躍甲板長約40米,最大傾斜角度12度。船尾的飛行甲板大部分是75米。艦載機一般在34架~40架之間,戰時最多可搭載46架。飛行甲板下的機庫長180米,寬36米,總麵積為6480平方米,高度為10米。機庫可以容納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24架、反潛直升機10架,還有10架~12架飛機可安放在甲板上。飛行甲板中部安裝了2台彈射器。比較獨特的是,“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采用了雙艦島設計,前部第一艦島用作航母操縱,後部第二艦島負責航空管製,裝有相控陣雷達。這樣做便於減少電磁幹擾,明確分工。

更重要的是,“ 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首次在艦上采用了全電推進。以往的航母或是核動力,或是常規的柴燃動力。前者如美國的“尼米茲”級,可以為航母提供強大的動力,足彈射器的動力要求,但過於昂貴;後者如英國的“無敵”級,使用和保養費用低廉,但很難滿足彈射器的動力要求。全電推進一改柴燃鍋爐帶動機械傳動裝置的傳統,采用柴燃鍋爐發電、電力驅動傳動裝置,提高了空間利用率,統一了能源方式,更能滿足先進的電磁彈射技術的動力要求。這樣,“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不僅可以彈射F-35C戰鬥機,還可以彈射E-2D預警機,極大地提高了遠洋作戰能力。

英國原有的“海鷂”垂直起降戰鬥機在曆次戰爭中被證明難當大任,並且機齡已到,已於2010年12月正式退役。由於開發新式艦載戰鬥機開支巨大,英國加入了美國的F-35項目,指望從中分一杯羹。關於“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艦載機,英國人一直在彈射和滑躍起飛之間搖擺。前者是F-35C,後者是F-35B。前者機翼麵積更大、戰鬥力強,後者英國人經驗豐富,能更快形成戰鬥力。不過電磁彈射技術掌握在美國手裏,冒然采用該技術,不僅經濟性不強,還會失去國防自主。權衡再三,英國決定在首艦“伊麗莎白女王”號上采用F-35B,在次艦“威爾士親王”號上采用電磁彈射的F-35C。但不久後,金融危機爆發,“威爾士親王”號決定建成即封存。這樣就隻剩下了短距起降的F-35B,不僅載彈量和航程大為縮水,關鍵的預警機隻能使用“海王”預警直升機,完全無法達到E-2D的水平,航母的防空和指揮能力大打折扣。並且F-35B項目麻煩重重,很難按計劃服役,因此“伊麗莎白女王”號下水後的一段時間內隻能搭載直升機。原本英國國防部計劃為這兩艘航母訂購138架F-35B/C,但隨著“威爾士親王”號封存,F-35的訂購數量將可能減到40架。

即便如此,“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也困難重重。建造成本一再攀升,兩艘航母的造價從最初的35億英鎊,到現在的62億英鎊,並且會繼續上漲,可能超過100億英鎊。受F-35的影響,服役時間也一再推遲,從最初的2014年“伊麗莎白女王”號服役,到現在的2020年形成戰鬥力,整整推遲了6年!

作為航母的誕生國,自2010年“海鷂”退役、2011年“卓越”號改裝為直升機航母後,英國將進入長達10年的航母真空期。即便“伊麗莎白女王”號如期服役,區區一艘的數量和無法搭載固定翼預警機的命門也會使其難圓英國“全球艦隊”的夢想。這大概是皇家海軍曆史上最難堪的時刻了。

驅逐艦:可堪一戰的“大膽”

長期以來,英國海軍的主力驅逐艦42型是經濟優先的產物。馬島海戰中被“飛魚”導彈擊沉,證明其防空火力不足,戰場生存力低下。之後,英國就琢磨下一代驅逐艦。最初,英國打算和法國、意大利合作,於是有了“歐洲通用聯合護衛艦”計劃,但“眾口難調”計劃失敗。之後,法國和意大利合作開發了“地平線”級護衛艦,而英國則在2002年12月,為自己量身開發了“大膽”級45型驅逐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