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我們將考察按照上述關稅公式削減後(中國取係數20)中國在43項環境產品上的稅率的變化情況及其影響。在此,本文把稅率大於0、小於或等於5%的關稅規定為低關稅;稅率大於5%、小於或等於10%的關稅定為中等關稅;稅率大於10%的關稅則定為高關稅。
將43項環境產品根據上述公式削減關稅後,有2個環境產品為0關稅,13個環境產品屬於低關稅,有26個環境產品屬於中等關稅,數量最多, 隻有2個屬於高關稅。簡單平均關稅為5.9%。
從2011年這43項環境產品的進出口額來看,中國順差的環境產品有29項, 14項環境產品出現逆差。此外,中國43項環境產品總出口額490.8億美元,總進口額238.7美元,總貿易順差為252.1億美元,因此,中國在這43項環境產品上總體具有較大的順差。
將關稅、進出口貿易情況以及上述的低中高關稅的劃分相結合來看,此43項環境產品中沒有中國貿易逆差且維持高關稅的產品。除此之外,我們把43項環境產品分成以下六類。其中, 第一類和第二類屬於中國零關稅和貿易順差且低關稅的環境產品,具有比較明顯的進攻優勢。它們一共9個,分別是701931、840219、840290、840681、841090、841989、841990、850161、854140。第三、第四和第五類共有27個環境產品,需要進一步考察。第六類是貿易逆差且中等關稅的環境產品,有防守利益優勢,一共7個,即840510、841181、841940、841950、850680、900290、903220。所以,中國在以此環境產品清單作為基礎的談判中,應發揮這些優勢,以實現利益的平衡。下麵,本文將進一步的評估這43個環境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三、43項環境產品中國整體國際競爭力分析
本文將貿易價值、數量、價格競爭力指數作為指標,對中國環境產品貿易競爭力進行綜合評價。貿易價格競爭力指數(VTC)指一國某一類產品的淨出口占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如果此數值越大,則優勢就越大,其計算公式為:VTC=(出口額-進口額)/進出口總額。VTC的數值處於-1到1之間。當VTC值越接近-1時,表示該國在某一類產品上的貿易競爭力較弱;當VTC值越接近1,則表示該國在某一類產品上具有較強的貿易競爭力。貿易數量競爭力指數(NTC)是從數量角度反映貿易競爭力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NTC=(出口數量-進口數量)/進出口總量。貿易數量競爭力指數值處於-1到1之間,NTC值越接近1,國內環境產品貿易數量優勢越大;NTC值越接近-1,則劣勢越深。貿易價格競爭力指數(PTC)是從價格角度反映貿易競爭力的指標,實質是貿易條件指數,其計算公式為:PTC=(出口額/出口數量)/(進口額/進口數量)。PTC值如果大於1,表明對出口國有利;如果小於1,對進口國有利。
環境產品貿易價值、數量和價格競爭力指數三者間關係是:當PTC等於1時,VTC等於NTC;當PTC大於1,VTC大於NTC;當PTC小於1,VTC小於NTC。PTC、NTC、VTC值存在多種排列組合及產品比較優勢狀況以及43項環境產品類屬的彙總情況具體:
在考察的43個環境產品稅號中,I類稅號是量價俱優的產品,包括840681、841011,它們屬於工業類,這得益於技術優勢。雖然這類產品最具有競爭力,但是產品數量比較少,隻有2種,占4.7%,因而應該鼓勵發展。II類稅號僅1種,即依靠價格優勢彌補數量劣勢的產品,占2.3%。此環境產品的價格優勢主要歸因於其技術優勢,而數的劣勢則是由於供給能力不足所致,滿足不了出口需求,因此也可以鼓勵發展。III類稅號26種,即以數量優勢彌補價格劣勢型為主,占60.5%,約2/3。量優價劣型稅號占絕大多數,其主要原因是由於環境產品的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和能源,所以以量取勝實質是消耗大量的資源和能源來換取外彙。在當今中國資源和能源日益趨緊的情況下,必須要逐漸扭轉這種貿易格局。第IV類與II類情形相似,不同的是價格優勢小於數量劣勢。該類產品稅號有2種,占4.7%,其價格優勢歸功於技術創新,數量劣勢是因為國內環境產品行業競爭力低於巴西和美國等貿易夥伴。此類環境產品也需要得到政府的扶持。第V類與III類情形相似,隻是數量優勢小於價格劣勢。稅號9種,占20.9%,即1/5。VI類稅號有3種,即量價俱劣的的產品很少,占6.9%。這些環境產品的競爭力最低,主要是技術落後的原因。目前,中國出口的這些稅號環境產品大部分屬於中低端產品,而這類產品的生產技術都屬於高新技術,未來前景廣闊,政府應予以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