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構建“單一窗口”,提升我國貿易便利化水平(1 / 3)

構建“單一窗口”,提升我國貿易便利化水平

國際商務論壇

作者:方曉麗 朱明俠

貿易便利化已經成為促進國際貿易發展的新舉措,建立“單一窗口”則是提高貿易便利化的重要途徑。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個國家建立了單一窗口,中國作為目前世界第一大出口國,第二大貿易國,建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將會極大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改善貿易環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本文通過對國際上“單一窗口”建設的主要模式及其他國家建設實踐進行回顧,分析單一窗口建設對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的重要意義,結合中國對外貿易發展實際,探討中國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具體路徑。

一、國際上“單一窗口”建設實踐

國際上“單一窗口”的典型模式可以歸納為“單一機構”、“單一係統”和“公共平台”三種模式。瑞典、荷蘭、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經過不斷探索,結合本國國情,建立了自己的單一窗口,為其他國家建立單一窗口提供了實踐經驗。

(一)“單一機構”模式(Single Authority Model)

即成立或者授權一個單一的政府監管機構(如海關)來處理所有的進出口監管業務。該機構在收到企業進出口貿易申報數據後直接進行各項業務處理,統一協調並執行所有與對外貿易相關的監管,行動集中,協調高效。此模式的特點是“機構集中,係統單一”,瑞典、荷蘭采用了這種模式。下麵以瑞典為例介紹“單一機構”在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瑞典在1989年開始啟用單一窗口,目前運轉正常。瑞典進出口貿易商隻需要向海關一次性申報相關貿易及貨運信息,之後對於涉及許可證件管理的,海關會將有關信息發送給相關政府部門(如國家貿易局、國家農業局等)處理;而對於不涉及許可證件管理的,海關係統會根據貿易商提供的信息自動生成電子報關單。海關業務處理完成後,係統會把進出口貿易信息轉送至瑞典國家統計局,並將征收的增值稅信息轉送至國家債務辦公室,由上述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對信息進行整理和使用。瑞典的“單一機構”模式,是單一窗口的最高形式,所帶來的貿易便利化程度最高。據瑞典海關統計數據顯示,采用“單一窗口”方式,可使企業的行政開支減少55%,流動資金節省22%;同時,也提高了海關的通關效率,據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數據顯示,瑞典“海關通關效率”指標值競爭優勢明顯,在參與調查的140多個國家中排名第71位。瑞典的單一窗口建設對海關的通關效率及貿易便利化水平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單一係統”模式(Single Automated System Model)

即政府建立一個統一處理進出口業務的信息係統。該係統用於整合、收集、使用並散發與國際貿易相關的電子數據,處理相關的進出口業務,各監管機構仍相互獨立。此模式的特點是“機構分散,係統單一” ,美國、日本采用了這種模式。下麵以美國為例介紹“單一係統”模式單一窗口建設實踐。

1995年9月,美國財政部批準實施國際貿易數據係統(ITDS,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Data System),該係統實施後,貿易商 可以通過單一的信息係統入口,以標準化電子數據方式提交符合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及其他政府機構規定的信息;相關政府部門對進出口商提交的信息進行電子評估,並將評估結果以電子方式發回給進出口商。美國的國際貿易數據係統(ITDS)發揮了信息係統、管理手段、流程再造、部門共管、企業外部環境優化等功能,它不僅將政府監管部門、貿易代理商和其他貿易服務部門連接起來,減少了貿易過程中的數據收集環節,還對國際貿易企業的貨物進出口、轉運貨物、運輸工具以及人員安排都提供了相應的公共服務,減少了政府管理和貿易成本,降低了企業客戶的管理和財務成本,改善了貿易環節。據了解,目前美國99%的進口和100%的出口申報已通過國際貿易數據係統處理。

(三)“公共平台”模式(Automated information Transaction System Model)

即麵向進出口商提供一個統一的信息處理門戶平台,實現貿易申報數據的收集和反饋。企業僅需要填製電子表格就可以向不同的政府部門申報,申報內容經各政府部門業務係統處理後自動反饋結果到企業的計算機中。該平台集成整合來自各個政府監管部門的不同係統,實現不同監管部門在信息流、業務流的共享協作,為貿易商提供單一窗口和一站式服務體驗。此模式的特點是“機構分散、係統集成”,新加坡係統采用了這種模式。

新加坡在1989年開始啟用基於電子數據交換的貿易網(TradeNet)係統。為了提升國家競爭力,1986年新加坡成立了一個專門的跨部門機構——文件與流程整合委員會,政府部門全程參與,簡化並整合進出口貿易流程,將不同監管部門的所有表格整合為一份表格,進出口貿易商向貿易網係統一次申報進出口數據,貿易網再將數據自動傳給各政府監管部門,同一份表格的數據可以同時讓許多政府部門使用,提升了通關效率,減少了通關成本。據統計,通過該係統使得企業最快可以在10秒鍾內獲得貿易許可,97%的貿易許可可以在1分鍾內處理完畢,新加坡全國通關費用每年節省40%~60%,行政管理費用每年節省30%~50%。目前新加坡TradeNet係統每年處理約1000萬份報關單,可為新加坡節省10億新元的文件處理費用。據世界銀行測算的貿易便利化水平數據顯示,新加坡的貿易便利化水平一直排在世界首位,“公共平台”為新加坡貿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作出了很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