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黑白一半靚彩
看點
作者:閻玲 郝雲剛
10月,《戶外探險》雜誌近40名讀者及雜誌同仁進行了五天愉快的濟州旅程。其間,徒步OLLE小徑更登頂漢拿山,一路觀半山秋葉頂峰初雪。秋天的這次行程,既有消色的黑白,也有極炫的靚彩。這個海中的小島,是不是“東勝神州”海外的“蓬萊”不得而知,但卻是東去尋仙方士的西望駐足之地。
濟州島的確很美!
OLLE徒步
OLLE徒步活動(2012 JEJU OLLE WALKING FESTIVAL)由濟州島觀光社舉辦,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至少上千名戶外愛好者參與,加上現場聲勢浩大的樂團表演,場麵相當隆重。
OLLE環島徒步路線是濟州人徐明淑女士和團隊一起耗時五年開發出來的,至今一共21條,我們這次體驗的是第十號路線,全程約15.8公裏。從和順金沙海邊開始,途經山房山,翻過鬆嶽山,最終到達大靜邑下摹裏海水浴場的海岸OLLE,據說這是整個OLLE環島徒步路線中風景最美的一條路線。
早上大概9點多,一行人沿著海灘,深一腳淺一腳地上路了。前一個小時基本上是在海灘上行走。因為是火山島的緣故,其中有很長一段沙灘是黑色的。其實這些亮得晃眼的黑色沙子是火山石經常年衝刷,被海水浸泡著的部分。
走出海灘,穿過一片樹林,看見一個緩上坡,不得不感歎韓國人的細膩用心:因為這個緩坡是小土路,前幾天又斷斷續續下過雨,緩坡上鋪了麻繩編製的墊子,防止爬坡泥濘和打滑。
中午到達了一個小漁村,午餐很簡單,聽海浪欣賞民俗很愜意。下午一直沿著公路行走,直到鬆嶽山。鬆嶽山被豐富的植被覆蓋,臨著大海,堪稱天然氧吧,在這迷人的秋色裏一定得深深地呼吸。
韓國的戶外運動氛圍很是濃厚,幾乎全民參與,而在路線選擇開發、政府機構管理等各方麵也很專業。這次我們走的10號路線,沿途路標極為清晰,往返用不同顏色的專用箭頭標識,稍有危險的地方都有專門的標誌和路障阻攔,甚至還有便攜式心髒除顫器。途中大量誌願者指路、發紀念品、在有機動車的路段疏導交通。前有國內著名越野跑高手開路,後有戶外活動專家和當地很負責的專業導遊收隊,中間有多名工作人員在不同點、段支援。讓人感覺非常溫馨細致。
翻過鬆嶽山離此次10號線徒步的終點就不遠了,下午4點,到達大靜邑下摹裏海水浴場,完成了一天的徒步行程。
島遊
行程第三天安排得比較放鬆,先登城山日出峰。山上有個火山口,現在這個季節長滿了草,夏天則是積水,應該會是另外一番景象。接下來的城邑民俗村是電影《大長今》的拍攝地之一,口齒伶俐的當地解說員說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適時的詼諧幽默把大家逗樂,她當時是由濟州政府送到北京大學學習中文,但條件是要畢業後回來在民俗村當三年的解說員。
晚餐前去了趟龍頭岩海灘,海風在耳邊呼呼地吹,淺淺的蘆葦隨風起舞,借著夕陽西下的殘光,還真有點些淒美之感!
晚餐是定食餐,大大小小近二十個碟子,盛滿了各種泡菜,以前在重慶的時候有人感歎說重慶人能吃的東西都能拿來涮火鍋,到了這裏才真是佩服韓國人,能吃的東西都能做成泡菜啊!
登漢拿山
這次濟州島之行的重頭戲是漢拿山登山比賽。恰逢山上降雪,積雪超出預計,不過,組織者《戶外探險》雜誌聘請了當地專業登山向導在隊伍前、後協作,保證了多數人的登頂。
漢拿山是韓國最高峰,在小小的濟州島上拔地而地,傲立東海,風光無與倫比。時值初秋,山下秋色正濃,紅葉秀美,山上風雪交加,霧凇奇特。
我們這次體驗的是從城板嶽到觀音寺這條線路,全程共計18.9公裏。早上大家狀態都不錯,出發的時候幾乎是小跑著,沿路邊走邊拍。沿途景致真的很美,蒼鬆翠柏,當地向導說偶爾還會有梅花鹿出沒。
漢拿山登山線路的開發盡量保護自然原生態,又盡量讓登山者體會山景之美。山上所有登山路線純樸、自然,又極其安全,多數路段均由原木或火山石鋪就,並有護欄,少數未鋪的路段也有很可靠的保護和清晰的提醒。全程平均每隔200米,就有所在點位和緊急電話的站標,每隔約一公裏,就有大路牌標明路線全圖,並用韓、英、中、日四國文字和簡明圖例說明所在位置、海拔高度等關鍵信息。還在關鍵點用路牌指明了關門時間(指此時間內如果沒有到達該地點就必須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