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為王”。現金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資產,現金的控製曆來是企業的重中之重。應收賬款是信用時代的產物,“三角債”幾乎困擾所有的經理人,如何評價客戶的信用舉足輕重。存貨是企業最複雜的資產,占有大部分流動資金,本章提出的分類控製等營運資金控製方法,將幫助您科學管理存貨。
目標
本章結束之後,你應能夠:
※結合自身情況計算最佳現金持有量
※掌握現金日常管理基本技巧
※靈活運用收賬政策
※掌握存貨控製的若幹方法
第一節 看好自己的金庫:現金內控
△內容提要
1.持有現金的動機
2.什麼是現金成本
3.怎樣計算企業最佳現金持有量
4.現金日常管理的技巧
△關鍵詞語
持有成本轉換成本短缺成本
一、現金與現金成本
在財務管理中,現金不等同於通常所說的現款,我們把在企業內以貨幣形態存在的資金統稱為現金。也就是那些隨時能變現的“錢”,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銀行本票、銀行彙票等等。
現金的確是變現能力最強的資產。持有現金是企業實力的象征,是企業較強償債能力和較高信譽的表現。但並不是企業擁有的現金越多越好,企業持有過量現金會導致資金閑置,不能使企業資金發揮最大的使用效力。怎樣才能做到現金既不缺乏也不過剩?怎樣才能管好自己的金庫,有效地防止現金濫用和流失呢?應該說,如何做好企業現金控製是一門管理藝術。
首先我們來對現金做係統分析,讓管理者明白這樣幾個問題。
(一)企業持有現金的目的
企業持有一定數量的現金,主要基於以下幾個目的:
1.交易目的
現金最大的一個用途就是保證企業日常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如企業需要購買材料,購置辦公用品,支付水電費,支付工資等,無論是內部業務往來還是外部交易,都需要支付一定的現金。
2.預防目的
“防患於未然”。企業在未來經營中難免出現各種緊急情況,因此企業對現金流量的預期可能會與實際情況發生偏離,出現資金差額,有時嚴重影響企業的經營秩序。因此,企業根據自己承受風險的程度、臨時舉債能力的強弱以及自身對現金流量的預測準確度來適當備置現金以備應急。
3.投機目的
企業時刻在搜尋著最有利於自己的資金流向,因而會準備適當的現金來進行短期投資決策。
如利用證券價格大幅跌落時購入證券,待股價大幅攀升時拋出以賺取高額利潤。企業留置現金表明了企業積極的投資態度。
(二)企業持有現金要付出成本
從財務角度看,持有任何資產都要付出代價。更何況現金是變現力最強的資產,因此持有現金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
(三)持有現金成本的分類
1.持有成本
現金的持有成本是企業持有現金而增加的管理費用和喪失的再投資收益。
企業持有現金,就要對其進行管理,因而會增加一定的管理費用,一般說來,現金的管理費用較為固定,跟現金多少沒有直接關係,如保管費通常是固定的。
因持有現金而喪失的再投資收益是指因保留現金而不能將其用於其他投資而放棄的收益。
例
如企業持有30000元現金,如果這30000元用於股票投資可能會賺取3000元的收益,因此持有現金便會喪失這種收益,這是一種機會成本。
2.短缺成本
現金的短缺成本是企業因持有現金不足而給企業造成的損失。這種短缺成本會隨現金持有量增加而下降,會隨現金持有量的減少而上升。
因此,企業的經理人必須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企業持有一定現金是必要的,但持有現金便要付出代價。所以,怎樣設計最佳現金持有量以降低成本以及如何加強現金日常管理是企業現金控製的兩個重點。
二、怎樣設計最佳現金持有量
企業為了交易、預防、投機等目的必須持有一定數量的現金,但持有多少現金合適?如何在保證數量的前提下降低現金成本,這便是設計最佳現金持有量要考慮的問題。
這裏介紹幾種設計最佳現金持有量的模式。
(一)成本分析模式
這種方法直接簡要,通過對現金成本的分析來研究現金持有量與成本的關係進而確定最佳持有量。
成本分析模式觀點:
現金成本包括管理費用、機會成本、短缺成本三部分。
1.管理費用相對固定,視為與現金持有量大小無關;
2.機會成本同現金持有量之間存在正比例增減關係;
3.短缺成本同現金持有量呈相反方向的變動,現金越多,短缺成本越低,現金越少,短缺成本越高。
由於各種成本同現金持有量的變動關係不同,使總成本呈拋物線型,拋物線最低點即為最佳現金持有量,此時總成本最低。
現金總成本=管理費用+機會成本+短缺成本
“例”凱華公司財務部設計出三種現金持有量備選方案,試做出決策。
(二)米勒一歐爾模型
米勒一歐爾模型簡稱模型,這種方法在工作中可能更實用一點兒,它需要公司根據曆史資料,來測算出一個控製範圍,即製訂一個現金存量的上下限。努力把現金存量控製在範圍內是公司現金管理工作的重心。這種想法是基於公司內部每日的貨幣資金流出量和流入量的變化是隨機的、不穩定的,當現金餘額變化接近正態分布時,最佳的現金餘額就處於正態分布的中間。
俗地說,現金流動過大過小都不好,趨於中間的現金餘額即是最好的。
“例”凱華公司每日現金流量方差2為500元,有價證券日利率為0.03%,每次有價證券轉換成本為30元,最低現金控製存量為1000元,求最佳現金持有量。
分析:
步驟一:確定上下限間距
S=3334×C2R
3334×30×5000.03%
3×334.7
1004.1
步驟二:確定現金持有上限
H=L+S
1000+1004.1
2004.1
步驟三:確定最佳現金持有量
M=L+S3
1000+334.7=1334.7(元)
結論:當企業持有現金餘額達到2004.1元(最高限)時,企業應購買有價證券,支出現金669.4元(2004.1-1334.7),使企業保持最佳現金持有量1334.7元,當企業持有現金僅為1000元時,應及時拋出有價證券,增加現金334.7元(1334.7-1000),保持最佳現金持有量1334.7元。
三、現金日常管理技巧
企業在確定了最佳現金持有量後,還應加強現金日常管理,其目的是防止現金閑置與流失,保障其安全完整,並且有效地發揮其作用。
(一)現金回收管理技巧
現金回收管理的症結所在是回收時間。如何縮短收現時間,加速資金周轉是現金回收管理要解決的問題。
企業現金回收程序如下:
1.鎖箱法
企業在各主要城市開設收取支票的專用郵箱,分設存款賬戶。客戶將支票直接寄入郵箱,當地銀行在授權下定期開箱收取支票。
優點:省去賬款回收中第Ⅱ部程序,銀行收到支票可直接轉賬。
缺點:管理成本高,增加郵箱管理的勞務費。
2.銀行業務集中法
企業在主要業務城市開立收款中心,指定一家開戶行為集中銀行,集中辦理收款業務。
優點:節省了客戶支票到企業再到銀行的中間周轉時間,加速了收款過程。
缺點:多處設立收款中心,增加了相關費用。
鎖箱法與銀行業務集中法其出發點都在於縮短收款時間,簡化收款程序,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現金支出管理技巧
現金支出管理的症結所在是支出時間。反其道而行之,站在支付方的角度,企業當然越晚支出現金越好,但前提是不能有損企業信譽。
因此現金支出管理重心放在如何延緩付款時間上。
1.推遲支付應付賬款
一般情況下,對方收款時會給企業留下信用期限,企業可以在不影響信譽情況下推遲支付時間。
2.采用彙票付款
彙票支付結算方式存在一個承付期的過程企業可利用這段承付期延緩付款時間。
3.合理利用“浮遊量”
現金浮遊量是企業“現金”賬戶與銀行存款賬戶之間的差額。這是由於(廣義上的現金)賬款回收程序中的時間差造成的。企業應合理預測現金浮遊量,有效利用時間差,加速現金使用效率。
第二節 死錢變活錢:應收賬款控製
△內容提要
1.應收賬款的成本有哪些
2.如何評價客戶資信狀況
3.怎樣設計收賬政策
4.死賬壞賬的預防
△關鍵詞語
信用條件信用標準信用期限
一、怎樣看待應收賬款
不少經理人在辦公桌後常常愁眉不展地思索一個問題:為什麼公司賬麵上是盈利,而實際得到的錢總是很少,為什麼那麼多應收賬款難以回收?怎樣才能使公司的收賬能力得以改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