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關於加快推進我省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3 / 3)

(三)鼓勵農民自辦文化,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充分利用農閑及節日和集市,組織文藝演出、勞動技能大賽、體育活動等,引導農民學文化、學技能,普及實用農業知識,組織業餘民間劇團、民間鼓樂隊,活躍農民的文化生活。在一些地方有村民自編自演的舞蹈、相聲等喜聞樂見的文化。用農民自己的話講:“文化大院”是莊稼戶的樂園。鄉鎮政府應對“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戶、圖書室等群眾文化活動場所給予扶植,訂閱報紙、雜誌,配送一些科技圖書,在資金上予以傾斜,並將其做為村委會目標責任製考核的內容。

(四)完善管理,健全機製,為農村文化發展提供組織保證逐步健全“以政府為主導,以文化部門為主管,以文化館、文化站為指導,以村為重心,以自我發展為主,全社會共同支持”的管理體製,完善“市、區政府投一點,鎮、村出一點,自樂班、“文化大院”自己拿一點,社會捐一點的“四級聯動”投入機製,以及綜合政策、導向、社會讚譽等多種手段相結合的激勵和保障機製,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興辦各類麵向農村的公共文化設施,舉辦公益文化活動,讚助公益文化事業,參與公共文化服務,使社會力量也成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的有機組成部分。鼓勵城鄉、鄉鄉之間開展文化活動交流,組織適當形式和範圍的文藝調演、彙演,推進農村文化活動的活躍和文藝水平的提高。並通過建立完善聯席會議製度,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農村文化工作,建立爭創文化先進鄉鎮、文化示範村製度,不斷推動農村文化建設邁上新台階。

(五)建立專兼職結合的農村文化工作者隊伍,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加強農村文化建設,關鍵是要建設一支對農村群眾懷有深厚感情、長期紮根農村基層的文化隊伍。注意發現和培養農民文化骨幹,充分發揮民間藝人、文化能人、文化經紀人在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傳承民族民間文化方麵的積極作用。加強對農村文化骨幹的培訓,組織他們到大專院校進行係統學習和專業訓練,提高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組織專家學者和專業文化工作者通過深入農村基層舉辦短期培訓班、到文化中心戶講課等方式,幫助農民文化骨幹掌握文化知識、增進藝術技能。建立健全農村文化人才的選拔、培養和使用機製,形成有利於優秀文化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良性環境。拓寬農村文化人才渠道,動員和鼓勵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特別是熟悉農村生活、有一定文藝專長的青年學生投身農村文化建設。鼓勵藝術家深入農村,體驗生活,創作出一批具有濃鬱鄉土氣息、反映當代農村生活的藝術精品。

(六)發展特色,打造品牌,為新農村文化發展注入活力通過組織群眾性文藝彙演,選拔一批優秀節目在電視媒體播放,在城鄉巡回演出,評選一批“民間藝人”、“民間文藝優秀人才”和“民間藝術傳承人”。重點扶持一批優秀民間自樂班,命名一批民間文化藝術鄉(鎮)、村,帶動和促進全區農村群眾文化工作。加強文化遺產地的發掘和保護,深入挖掘甘肅文化基本內涵、精神及具體表現的基礎上,賦予傳統文化以時代精神,為甘肅農村文化的繁榮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彙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柴洪全.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幾個問題.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6,(5).

[3]陸聶海.我國農村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構建及其思路探索.中共南寧市委黨校學報,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