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探索新農村建設中鄉村幹部培訓的有效途徑(2 / 2)

四、把握工作方向,突出幹部培訓的“主攻點”。

政府涉農部門的幹部培訓要以樹立科學的發展觀為重點,全麵準確地加深對中央關於新農村建設總體目標豐富內涵的理解,明確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工作重點和保障措施,就如何搞好城鄉統籌“一體化”和“城市支持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等問題,交流探討各部門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發揮和工作方法,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培養一支適應新農村建設所需要的高素質的幹部隊伍。更是要加快發展,精選培訓內容,並使培訓內容緊貼新農村建設對幹部隊伍的實際需求。

一是領導幹部教育培訓突出“深”。對領導幹部教育培訓時,不拘泥於理論知識培訓,而是把重點放在利用理論知識探討、研究實際問題上,提高他們“五種能力”,促進工作創新。培訓教學方式上,克服單純灌輸式的教育方法,加強課堂交流和社會實踐,引導領導幹部運用所學的理論解決實際問題,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增強對實際工作的指導作用。

二是對後備幹部教育培訓突出“嚴”。對後備幹部教育培訓時還是努力把好培訓工作的力度和強度,嚴格管理,把後備幹部培養成為高素質、懂管理、基礎牢、作風實的幹部。與此同時在培訓內容上注重在覆蓋基本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幹部潛能的激發,以求用正確的理論武裝其頭腦,並采用多種多樣的培訓形式加強後備幹部團隊精神的培養。

三是對鄉鎮基層幹部教育培訓突出“土”。整合各涉農部門和培訓機構等培訓資源,采取辦班授課、現場傳授、電化教學等形式,對鄉鎮幹部和農村致富能手開展正規化、長效化的政策理論和實用技能培訓,把基層幹部培養成為農村實用技術的“土專家”和實用政策法規知識的“土秀才”,做農村經濟發展的帶頭人,促進“學習型、技能型”幹部隊伍建設。同時,鼓勵開展村幹部大專以上學曆教育,組織村級幹部參加各種學曆教育,在學習費用和學習時間上予以充分保障,讓村幹部真正“充電”提升。

四是對技術人員教育培訓突出“新”。通過項目實施、定向培訓等形式,加大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力度,讓專業技術人員學習先進的技術成果、學習先進的工作理念,提高指導新農村建設的能力。在教學上要多采取實地教學、講授並用的方式,增強培訓效果,提高培訓質量。

五、完善工作機製,抓住幹部培訓的“關鍵點”。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能否取得實質性突破,製度創新是根本。要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的實際需要,著力健全教育培訓製度體係,構建教育培訓工作長效機製。一是加強宏觀管理,完善運行機製。實行幹部教育培訓工作領導責任製,明確領導責任,落實保障措施,形成培訓工作“有人去抓,有錢來抓,有章可抓”的良好機製;建立幹部培訓調研製度,全麵掌握新農村建設對幹部的客觀需求和各級幹部能力素質方麵的實際需求,增強培訓工作的前瞻性和針對性;建立培訓質量評估製度,對大規模的培訓班次進行跟班檢查、質量評估,及時反饋,幫助培訓機構不斷提升培訓質量;推行幹部教育培訓工作考核製度,把幹部教育培訓工作作為新農村建設目標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增強主要領導抓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自覺性和創造性。二是堅持學用結合,健全激勵機製。推行全麵輪訓、教育培訓檔案、擇優使用製度,促使幹部努力學習加快成長步伐;堅持把幹部參加學習培訓和運用理論解決新農村建設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幹部考核使用的重要依據;對學習培訓成績優異、學有所成的幹部優先使用,形成正確的教育培訓導向,充分調動幹部參加教育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鄉村幹部是帶領農民致富的先鋒、模範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參與者,也是新農村建設的受益者,這種身份決定了他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極其重要。因此,大力加強培訓工作,探索出一條適合鄉村幹部培養模式的路子,通過培訓著力提高鄉村幹部的自身素質,使鄉村幹部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承擔起帶頭人的作用,紮實穩步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更是顯得極其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