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芻議提高村級幹部素質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2 / 2)

三、當前村級幹部素質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是政治素質不適應。少數村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對新時期農村和農民的特點認識不多,缺乏艱苦和複雜環境的鍛煉,政治素質有待提高。

二是理論水平不適應。在村幹部中存在著忽視理論學習的現象,缺少學習的內在動力,主動性不強,認為學不學理論與搞好工作關係不大。一些村幹部的知識結構和自身素質已不能適應農村發展的新形勢,雖有發展的良好願望,卻沒有領導發展的過硬本領。

三是思想作風不適應。有的不會做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工作方法簡單粗暴,甚至搞強迫命令;有的熱衷於搞形式主義和花架子,甚至弄虛作假,虛報浮誇,欺上瞞下,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四是工作方法不適應。普遍存在著“老辦法用不上,新辦法不會用”的問題,少數同誌墨守成規,習慣於傳統的工作模式。

四、提高村級幹部素質的思路選擇

一是經常加強培訓提高。要采取開設培訓班、上黨課、舉辦專題講座、參觀學習和先進人物事跡介紹等多種形式,讓村幹部更新觀念、開拓視野、增加知識、掌握本領,增強投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偉大事業的信心和自覺性,提高為群眾辦實事、謀發展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二是完善選拔培養機製。建設新農村需要把各類優秀人才聚集到新農村建設事業中來,選拔進村幹部隊伍中來。要不斷改革和創新村幹部的選拔任用機製,注重從具有一定文化科技知識的在鄉青年、致富能手、複員退伍軍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以及非公有製經濟組織的優秀經營管理者中,選拔經濟思路清、帶民致富舉措多、群眾滿意度高的農村黨員擔任村幹部;打破身份、學曆等條條框框的限製,積極推行村黨支部書記“兩推一選”、“公推公選”等辦法和村主任海選機製,真正把那些有水平、有能力、群眾公認、德才兼備的人才推上村級領導崗位。

三是堅持做到學幹結合。村幹部是農村工作的排頭兵,既是幹部,又是農民,要把學習和實幹結合起來,既要學又要幹,要在書本上學,常學常新,更要在實踐中學,在學習中幹,學以致用。

四是不斷改進思想作風。農村工作千頭萬緒,複雜多變,村幹部要做到“上無愧於黨,下無愧於民”,要有“苦了我一人,方便千萬家”的思想境界。要努力改進思想作風,注意工作方法,堅持做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創造新經驗;堅持學先進、典型引路,抓典型、以點帶麵,促後進、全麵發展的工作方法。

五是建立嚴格的規章製度。“無規矩不成方圓”。提高農村幹部素質,既要靠教育培訓,也要靠建章立製,建立約束機製、長效機製,實行監督管理,以法治人,以製度管人,規範人的行為。當前要健全三個製度,即:健全財務管理製度,健全工作管理製度,健全幹部考核製度,同時,要求村幹部自覺做到勤政務實、廉潔自律,靠工作實績樹立威信,憑人格力量取得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六是發揮班子成員整體作用。“人心齊,泰山移”。實踐證明,一個團結戰鬥的班子,一個有凝聚力的集體,才能真正發揮戰鬥堡壘作用,才能推動農村經濟長足發展。如果兩委班子一盤散沙,各吹各的號,各拉各的調,即使個人能力再強,整個班子也將無法正常開展工作,任期數年或數十年一過,山河依舊,麵貌未改,將會無顏麵對黨和人民。所以,要通過提高每個班子成員的自身素質和思想作風,使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團結協作,才能提高班子整體效能,樹立基層黨組織的良好形象。

七是建立激勵保障機製。建立健全村幹部的待遇保障機製,解除村幹部後顧之憂,做到真正重視、真情關懷、真心愛護,為村幹部在新農村建設中建功立業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一是提高村幹部政治待遇。加大評選表彰先進的力度,從物質上、精神上對優秀村幹部給予表彰和獎勵。二是落實村幹部經濟待遇。加大統籌力度,把村幹部工資納入鎮財政統一發放。對集體經濟發展較好的村,適當提高村幹部的浮動工資標準。三是解決村幹部後顧之憂。堅持和完善村幹部養老保險製度,妥善解決村幹部的生活保障問題。慶陽市近年出台了村幹部養老保險等製度,切實解決了退休村幹部的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