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榮譽產業,企業首先麵臨的問題是如何生產榮譽商品,榮譽的生產從本質上區別於物質產品的生產。我們先舉例剖析是如何生產榮譽的:北京樂家花園內的白家大宅門食府生意非常興隆,由大門至正廳的通路上,兩排紅紗燈夾道,身著仆從式長衫、頭戴清式紅纓帽的侍者趨前致意,顧客感受的是昔日王府的雍容。這數十名訓練有素的“仆人”,實際上在生產一種抽象的無形商品——榮譽。上述案例體現的是服務業中的榮譽生產,事實上,榮譽生產遍及現代經濟的各類產業。可如此定義榮譽生產:它是指投入資金通過各種方式使產品具備榮譽效用的行為,榮譽生產的結果是商品具備了滿足人類榮譽需求(或虛榮心)的功能,簡言之,生產榮譽就是指製造榮譽效用。榮譽生產可劃分為兩類:有形產品領域的榮譽生產和無形的榮譽生產,前者貫穿諸多產業,後者主要在服務業。現實中榮譽生產的方式豐富多樣,下麵對若幹比較典型的榮譽方式進行介紹。
物質產品領域的榮譽生產商品的榮譽效用主要由以下因素決定:產品的質量、稀少性、高貴血統、知名度、外表包裝,現實中的生產榮譽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凡能對上述因素帶來積極作用的企業行為都能生產榮譽。在工業化早期,產品質量曾經對榮譽效用有很大貢獻,許多世界級的奢侈品當初都是依賴超乎尋常的高質量取得市場和成名的,比如勞力士手表。但是,工業化和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商品物質實體對於榮譽的貢獻已經被極度弱化,在多數榮譽產業,商品質量僅僅是一個基礎,榮譽主要在工廠車間之外的領域“生產”。品牌化是生產榮譽的必要過程和重要方式。品牌與稀缺性、知名度等因素密切相關,品牌本身就意味著稀缺:中國有無數種香煙,但是能給人帶來尊貴的卻隻有中華煙一種。品牌,是使商品鶴立雞群的法寶。品牌同樣意味著知名度,沒有很高的知名度,不成其為品牌。這兩個因素,足以給商品帶來很高的榮譽效用。廣告是打造品牌的主要手段,在榮譽產業中,廣告是一種生產榮譽的方式。
比如在服裝業,通過影視明星代言的方式樹立服裝品牌,人們在使用這類服裝時可以自豪地宣稱:我這是某某明星代言的服裝。服裝的主人可以普遍而持久地獲得榮譽。高端的榮譽產品在品牌的基礎上還要有更高級的榮譽生產方式,世界級的奢侈品一般都有 “皇室血統”,皇室是人間尊貴的極限,一種商品一旦跟皇室聯係在一起,則立即可以獲得巨大的榮譽效用。1998年,勞斯萊斯公司的兩款轎車勞斯萊斯和“賓利”分別被寶馬和大眾收購,當時,勞斯萊斯是英國皇室專用車,而賓利在性能上和勞斯萊斯不相上下,但是畢竟牌子不硬,市值也不會太高,業內人士均認為大眾吃了大虧(大眾花了十倍於寶馬的價錢,最終隻獲得勞斯萊斯的破廠房和賓利這個較差的品牌),然而,大眾集團接下來幾年的巧妙經營使得賓利完全蓋過了勞斯萊斯,其中極其重要的一個舉措是,通過多方努力大眾終於說服英國皇室於2002年摒棄勞斯萊斯而改用賓利車,從此賓利獲得了至高的合法榮譽,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賓利開始了其輝煌的曆程。
廠商說服皇室用自己的車,其中的公關環節必不可少,這些耗費資金的公關活動無疑是以實現產品高品質榮譽為目的的,這些活動屬於生產榮譽的活動。現在國內有許多商品注明“人民大會堂國宴專用”,“國宴專用”等標誌,其所蘊涵的榮譽是不言而喻的,而廠家要獲得這類名號,自然要費一番周折(可能意味著巨額公關費用),這些周折努力也屬於生產榮譽的行為,這種生產行為對產品市場價值的貢獻比起產品的物質形態生產來絲毫不遜色。世界上的奢侈品集團普遍采取的一種方式是限量發售,這有效地防止了奢侈品在全球範圍密度的擴大,保證了高度榮譽。限量發售是需要機會成本的,比如勞斯萊斯轎車本來可以賣出100輛,而隻發售80輛,那麼這種行為的成本就是20輛車的利潤。這種限量發售的策略也可以看成是一種生產榮譽的行為:20輛車的機會成本,保障了品牌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