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製係統產品結構相對複雜,精度要求高,工裝需求量大,一般工裝數量是零件數量的12~15倍,如此大量的工裝設計和製造周期是造成產品試製周期長的主要原因。為了解決此問題,西控公司成立了組合夾具站,采購了大量常用的通用模塊,用“搭積木”的方法根據需要將不同元件組合成多種組合夾具,組合過程隻需幾個小時,個別必備工裝自己加工。試製車間在新品試製中做到了少加工或不加工工裝,縮短了研製周期,減少了研製成本。

西控公司目前已開展了數字化產品設計、分析仿真、模具設計、工藝設計、工裝設計、製造數控編程、機床仿真模擬加工、計量檢測等。通過產品數據管理係統,對全部產品進行係統管理,局部已實現了數字化設計、工藝管理及製造的集成,正逐步建設數字化設計製造協同管理平台。在一種發動機首批控製係統研製中,數字樣機設計周期由原來42個月縮短至8個月,工藝人員可直接引用設計圖進行工藝設計,大大縮短工藝規程編製時間,設計質量得到保證。

為了應對多型號高度交叉的複雜局麵,西控公司針對研製型號多、技術跨度大、研製風險大、時間要求緊的科研試製特點,廣泛有效地采用並行工程、係統工程、價值工程、信息化工程和項目管理等先進方法,高度交叉,反複迭代,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支撐體係平台,促進公司科研試製水平不斷向前邁進。在實際運行中,公司以品種項目、時間進度、質量安全為關鍵控製點,廣泛采用項目管理方法,由科研設計、冷熱工藝技術、試製生產裝配、質量管理等專業人員組成了多個跨專業、複合型的橫向項目團隊,強調係統綜合。多學科並行參與,形成了直線職能與項目管理相結合的網絡矩陣管理模式。近年來,西控公司承擔的多項重點型號研發周期創出了曆史最好水平,圓滿完成了配套任務。

西控公司科研與試製一體化創新管理體係有效運行,僅2007年就有7個新開發的項目、29個產品。公司產品結構轉變為以第二代、第三代發動機的控製係統新產品為主,新品產值占軍品總產值比例由1998年的7%增長到2007年的96%,產品組合更加優化。

自主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科研成果迅速轉化,縮短了價值鏈周期,適應航空產品時間緊、任務重的要求。西控公司科研設計、試製生產、試裝試驗一體化體製避免了由於新、老產品混線製造而產生的生產管理、質量管理、技術管理上的矛盾,顯著加快了新品研製進度,也減少了新產品試製對批生產的幹擾。在研發的新產品轉至批生產和用戶使用過程中,在處理產品設計、技術、質量和使用中出現的問題時,科研設計部門在企業統一調度指揮下直接為生產一線和用戶服務,及時協調解決問題,大大提高了用戶滿意度。

在科研試製一體化體製下,行政指揮方式比市場交易方式更能通過直接指揮調動研製、設計、生產和售後服務各專業力量,相互緊密配合,有效降低了各環節之間的交易成本,縮短了交易周期。設計生產緊密配合、互補共進,化解生產支撐研製存在的巨大風險,使強有力的研究設計能力更好地有力指導生產過程。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在新品研製、開發、試生產過程中,工藝、質量、生產等部門可以提前介入,廣泛采用並行工程、係統工程和網絡計劃,生產製造部分有效配合科研設計部門保障試製工作,大大縮短了研製周期。

近年來,西控公司累計研製的航空產品種類和交付數量均創曆史最高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科研試製一體化的產業鏈的運行模式。

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在黨的曆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目標模式。把社會主義基本製度與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這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創舉,是十多年來黨進行理論探索得出的最重要的結論之一,也是社會主義認識史上一次曆史性飛躍。政府職能從服務於計劃經濟轉向服務於市場經濟,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了基礎性作用。生產什麼、生產多少由生產者根據市場需求自行決策,市場主體在經營活動中獲得自主權;國有企業市場化程度大大提高,規範化改製力度不斷加大。國有企業已基本按照市場規則運行,轉製成為市場主體;市場體係逐步完善,商品、生產要素和服務品的價格絕大多數由市場形成;在中國,市場經濟法律體係已基本建立;中國已成為一個發展中的市場經濟國家。航空工業這一計劃經濟的核心領域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由工廠根據市場需要自行決策生產的“獵鷹”和“山鷹”飛機考驗了南昌洪都公司和貴州集團公司市場經濟的眼光和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