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防工業市場開放程度進一步加大,競爭將更加激烈。基於此,西控公司製定了科技發展總體目標:建立、完善一個能涵蓋“探索一代、預研一代、研製一代、生產一代”的航空動力控製係統科研生產能力創新體係;實現航空發動機控製係統產品由引進仿製向自主設計研製、由液壓機械控製為主向全權限數字電子控製兩項技術跨越,最終實現西控公司由“生產科研型”向“科研生產型”戰略轉變。將科研放到首位,強調科研帶動生產。為此,建立完善科研與試製一體化的創新管理體係,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優化科技配置資源,強化型號項目管理,綜合運用並行工程、係統工程等,使預研、設計、試製、定型、工程轉化各環節緊密銜接相扣,縮短研製周期,降低研製成本。
針對航空動力控製係統研製任務重、研製周期長、研製風險突出、研製難度大的特點,運用數字化和動態仿真等先進技術手段,采用並行工程、係統工程、價值工程、信息化工程和項目管理等先進管理方法,強調人、技術、組織管理有機協同,實現將設計研究和新品試製高度融合、無縫對接,形成研究、設計、試加工、試裝、試驗高度協調、反複迭代和並行作業的科研與試製創新管理係統,縮短研製周期,降低研製成本,提高公司自主創新能力和航空動力控製係統產品的研發水平。
為不斷增強公司科研技術實力,加強自主創新能力,確保科研試製體係高效運行,西控公司成立了省級技術中心,負責公司科技發展規劃的製定、立項、編製及研製管理,負責產品研製過程的技術攻關管理、科技情報管理、科技成果管理和知識產權管理等。及時掌握公司科研試製進度,統一調配資金、人員、設備、物資等資源解決科研試製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關鍵技術問題,考核攻關效果和完成率並執行獎懲,製定科技成果和專利管理製度和獎勵辦法。
西控公司裝試、鍛鑄分廠等專業加工部門為新品研製提供專業化支持;檢驗處、生產處、工具處、設備處等業務部門加強新品研製的業務管理。由此,形成了基礎研究、產品設計、試加工、試裝配、試驗全過程相對獨立的科研試製管理一體化運行模式,保證科研、試製過程標準化、程序化、高效率。
西控公司以流程再造為綱,立足“戰略、計劃、考核聯動;科研、生產、供銷一體化”要求,運用平衡計分卡,調整、理順“產品、資產、組織”三大結構,優化包括產品研發在內的流程,以保證公司科研與試製一體化模式高效運行、滿足公司新產品快速研製需要。
為了提高專業設計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西控公司調整了組織結構,將過去按照型號產品設立研究科室轉變為按專業設立設計研究室。改變了型號設計室隻負責處理型號產品技術問題,設計人員整天在生產現場忙碌,無暇深入研究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狀況。
根據多年批生產實踐和試製經驗,西控公司針對航空產品科研試製技術新、難度大,變化多、進度急,多品種、小批量、低效率,高度柔性、快速反應等特點,重組科研試製加工車間,根據任務及製造要求配備了高度柔性數字化加工設備,為設計研究所配置了專門的、相對獨立的快速反應試製單元,完善了科研試製加工車間管理體製和業務流程,建立了能適應科研試製特點的高效運行機製和管理模式。
針對科研產品裝配試驗和批量生產產品裝配試驗在管理製度和工作程序上有較大差別的情況,公司組建成立了科研產品裝配試驗單元,在承擔公司新研製產品試裝和各種性能試驗同時,承擔我國航空發動機控製產品定型環境適應性試驗,實施航空推進係統技術驗證計劃,利用多年積累的研製與試驗成果,對航空推進係統及部件、應用軟件的關鍵設計技術進行綜合試驗、驗證,逐步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符合我國國情的航空發動機控製係統設計體係。建立從係統到部件的設計規範、仿真試驗規範、應用軟件設計規範和相應的數據庫。以新一代發動機為應用對象,進行新一輪係統設計或部件設計,研製出樣機進行再驗證,進一步完善設計體係。
大流量、高壓力、高轉速的燃油泵是航空發動機控製係統的關鍵部件。通過充分利用科研與試製一體化管理的企業研發創新體係優勢,集中設計、冷熱工藝、計量等各部門技術人員智慧,成功研製了國內領先的大流量、高壓齒輪泵和離心泵。這一研究成果已應用於我國新一代航空發動機燃油控製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