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6月,K8飛機赴法國巴黎,在第43屆巴黎航展上與來自世界幾十個國家的50多架飛機一起競技藍天。這是中國飛機首次在歐洲上空翱翔。K8飛機誕生後,先後有英國、美國、俄羅斯等20多個國家的飛行員飛過K8,認為在國際同類教練機中K8處於較佳的水平,機動性能好,橫向操縱品質尤為突出,特別是能做尾衝特技贏得各國飛行員一致好評。
1999年,K8在埃及與意大利、捷克生產的教練機競標,進行評估飛行。意大利S-211A和捷克L-139都是世界上頂尖的教練機,K8剛剛誕生就與世界同類頂尖高手一比高下。最後K8在與意大利教練機競爭中勝出。
1999年12月27日,中國和埃及簽署了K8E飛機合同,由中國提供工裝設備、材料和技術服務,在埃及生產80架K8飛機,合同總金額達3.45億美元。合同內容包括合作生產80架K8E飛機,建立一條具有月產兩架K8E飛機生產能力的飛機生產線,最終達到94.3%的機體本地化生產;建立一個飛機研發中心,建立飛機綜合後勤保障係統。
這是中國航空工業第一次以生產許可證方式向國外輸出整架飛機生產線和設計技術,開創了曆史新篇章。這也是中國航空工業出口數量最多、金額最大的一個項目。
2004年11月當80架K8E生產合同即將結束之時,中航技又與埃及國防部續簽了新購40架機合作生產合同,開創了中國航空工業單一產品向單一用戶出口120架的新紀錄。K8E項目得到中埃兩國政府大力支持,成為21世紀兩國戰略合作重點之一。
K8噴氣式教練機現已出口240餘架,占同類教練機國際市場70%;產品出口到埃及、巴基斯坦等多個國家,受到用戶廣泛好評。
三、亞洲騰起勇猛之“龍”
“梟龍”飛機是中國航空工業第一種與國外合作研製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輕型戰鬥機。2005年4月5日上午,“梟龍”/JF-17生產項目開工儀式在巴基斯坦航空聯合體飛機製造廠舉行。時任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在下午就要與來訪的中國總理溫家寶會晤之前專程出席開工儀式,顯示了對中巴合作研製“梟龍”項目的重視。
“梟龍”項目緣起於20世紀80年代巴基斯坦空軍為更新作戰飛機,尋找性能優異的後繼機種。1983年7月,中航技邀請巴基斯坦空軍第一副參謀長賈瑪爾中將一行到大連觀看改裝了英國電子火控設備的殲7M型飛機。12月中旬,巴方派出2名飛行員到西安閻良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簡稱試飛院)試飛改裝了英國7項電子設備的殲7ⅡA飛機。14個飛行日裏一共試飛了19架次。巴基斯坦飛行員認為飛機很好。1984年6月9日,應巴基斯坦空軍要求,一架殲7ⅡA和一架殲7M飛機轉場到巴基斯坦白沙瓦空軍基地,進行實彈打靶和對抗飛行。在2個多月裏共組織20個飛行日、40個起落。巴基斯坦空軍在兩架殲7係列飛機上進行了機炮、火箭、炸彈多種武器空對空、空對地實彈打靶,組織了與殲6、“幻影”Ⅴ和F-16模擬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