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差別化戰略
差別化戰略是指企業提供與眾不同的產品和服務,滿足顧客特殊的需求,形成競爭優勢的戰略。企業運用這種戰略主要是依靠產品和服務的特色,而不是產品和服務的成本。
企業成功地實施差別化戰略,通常需要特殊類型的管理技能和組織結構。例如,企業必須有能力提高某項經營業務的質量,樹立產品形象,保持先進技術和建立完善的分銷渠道。為實施這一戰略,企業需要具有很強的研究開發與市場營銷能力的管理人員。在組織結構上,成功的差別化戰略需要良好的結構來協調各個職能領域,同時要具有能激勵員工創造性的激勵體製和管理體製。
企業實施差別化戰略時,麵臨兩種主要的風險:一是企業沒有能夠形成適當的差別化;二是在競爭對手的模仿和進攻下,以及行業條件的變化下,企業不能保持差別化。同時,在進行差別化的過程中,企業需要進行廣泛的研究開發、設計產品形象、選擇高質量原材料和爭取顧客等工作,代價是高昂的。最後,企業還應該認識到並不是所有的顧客都願意或能夠支付產品差別化所形成的較高價格。
三、重點集中戰略
重點集中戰略是指企業把經營戰略的重點放在一個特定目標市場上,為特定的地區或特定的購買者集團提供特殊的產品和服務。重點集中戰略與前兩個基本競爭戰略不同。成本領先戰略和差別化戰略麵向全行業,在整個行業的範圍內進行活動,而重點集中戰略則是圍繞一個特定的目標進行密集型的生產經營活動,要求能夠比競爭對手提供更為有效的服務。企業一旦選定了目標市場,便可以通過產品差別化或成本領先的方法,形成重點集中的戰略。也就是說,采用重點集中戰略的企業,基本上就是特殊的差別化或特殊的成本領先企業。
企業實施重點集中戰略的關鍵是選好戰略目標。一般的原則是,企業要盡可能地選擇那些競爭對手最薄弱的目標和最不易受替代品衝擊的目標。在選擇目標時,企業必須確認:(1)購買者群體之間在需求上存在著差異;(2)沒有其他競爭對手試圖專注於同一市場;(3)企業的目標市場在市場容量、成長速度、獲利能力、競爭強度等方麵具有相對的吸引力;(4)本企業資源實力有限,不能追求更大的目標市場。
企業實施重點集中戰略也存在著很大風險,例如:(1)競爭對手從企業的目標市場中找到了可以再細分的市場,並以此為目標來實施重點集中戰略,從而使原來實施重點集中戰略的企業失去了優勢;(2)由於技術進步、替代品出現、價值觀念更新或消費偏好發生變化等方麵的原因,目標市場與整體市場之間在產品或服務上的差異變小,企業原來賴以形成重點集中戰略的基礎也就不再存在;(3)采取重點集中戰略的企業與采取較寬範圍經營的競爭對手在成本差別上日益縮小,抵消了企業為目標市場服務的成本優勢或產品差別化優勢,導致了企業重點集中戰略的失效等等。
第四節 國有企業的職能戰略
企業職能戰略是企業總體戰略和經營單位戰略的具體行動計劃。根據這些行動計劃,職能部門的管理人員可以清楚地認識到本職能部門在實施總體戰略或經營單位戰略中的責任和要求。
一、國有企業職能戰略的主要內容
1.市場戰略。
它是指企業在市場細分的基礎上選定目標市場,然後根據目標市場的特點,選擇適宜的戰略。目標市場戰略有如下三類:無差別型市場戰略、差別型市場戰略和密集型市場戰略。無差別型市場戰略適合這樣的市場狀況:整個市場上所有用戶對某種產品的需求都是一致的。這種戰略的優點在於依靠大批量生產和運輸、存儲、銷售產品等,發揮規模經濟優勢,大大降低成本,在競爭中以低成本優勢贏得更大的市場占有率。這種戰略的不足,主要是不能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要。差別型市場戰略是在市場細分的基礎上根據每個小市場在需求上的差異性,有針對性地分別設計產品和製定促銷策略。采用這種戰略,一般進行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所以會引起經營成本的上升。與上述兩種戰略不同,密集型市場戰略不是追求整個市場,而是追求部分市場上擁有很高的占有率。這既可節省營銷費用,又可在這部分市場提高產品和企業的競爭地位。但是,這種戰略存在較大的風險,即不能適應市場情況的變化。
2.研究開發戰略。
企業根據總體戰略和經營單位戰略,加大科技投入,來研製和開發新產品。它有三種類型:一是搶先型開發戰略。即企業通過開發或引入新產品,追求產品技術水平的先進性,搶先占領市場,在競爭中保持技術和市場的領先地位。這種戰略的優點是:企業研究製定的新產品在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其缺點是:投資大,風險高。二是追隨型開發戰略。即企業不是搶先開發新產品,而是當市場出現成功的新產品時,企業立即仿造或加以改進,克服新產品的最初形態所帶來的缺陷,從而迅速占領市場。這一戰略的優點是,可以避免獨立開發新產品的高風險,降低企業成本。其缺點是企業需要很強的技術消化、吸收和創新能力。三是替代型開發戰略。它是指借用科研院所科技力量,通過與國外的合作研究與開發以及購買專利等途徑,來替代自己開發產品。這種戰略的優點是,可以充分利用別人的技術,節省資金。
3.生產戰略。
它是指企業根據所選定的目標市場和生產特點,來構造其生產係統所遵循的指導思想和一係列的決策規則。它包括生產係統功能目標決策和生產係統結構決策兩個部分。前者是指根據用戶的需求特性和企業的競爭戰略來定義產品的功能,再由產品將這些功能轉換為對生產係統的功能目標。後者根據既定的係統功能目標和生產係統固有的結構功能特性,對生產係統結構與非結構化要素進行配置。生產戰略有兩大功能:保證生產係統對其產品市場的競爭優勢和不斷提高生產係統的運行效率。
4.市場營銷戰略。
它是以適宜的產品,適宜的價格,適宜的分銷渠道,適宜的促銷方式,進入目標市場,達到預期的戰略目標。它由相互配合的產品戰略、價格戰略、渠道戰略和促銷戰略所組成,其中每一分戰略又由許多因素組成。
5.財務戰略。
它是企業根據總體戰略、經營戰略和其他職能戰略的要求,籌集資金和進行投資,以取得最大經濟效益的戰略。財務戰略包括籌資戰略和投資戰略。企業籌資有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兩種基本形式。企業籌資要考慮籌資風險和籌資成本,確定一個最優的資金結構。企業投資可分為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兩種基本形式。企業投資要增強風險意識,選擇最佳投資組合。
6.人力資源開發戰略。
人力資源開發是通過一係列的方法和途徑,來係統地開發人的能力,使之更有效地實現組織和個人的目標。企業為了實現這一戰略,必須實行人力資源管理戰略,即對人力資源的取得、開發、保持和利用等方麵進行規劃、組織、指揮和控製。
7.企業文化戰略。
它是指企業為了實現總體戰略和經營單位戰略而建立和發展的價值觀念、行為規範和企業形象等方麵的活動規則。企業文化作為戰略,是現代管理發展的大趨勢。企業文化由企業的使命、共同的價值觀、行為規範和企業形象等四個方麵組成。企業文化戰略就是要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企業文化,它具有導向、約束、凝聚和激勵等方麵的作用。導向作用是指企業文化戰略一旦形成,便可以影響、引導、推動企業按照特定的方向發展;約束作用是指企業文化能夠形成一種非正式的製度安排來規範、約束企業職工的行為,以彌補規章製度的不足;凝聚作用是指企業文化能夠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對企業產生凝聚力和同心力,使職工的思想感情和命運與企業的安危緊密聯係起來;激勵作用是指通過企業文化戰略可以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首創精神,在一定範圍內實現自身的價值。
二、國有企業戰略管理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企業戰略目標的設計要跟上時代步伐。企業戰略目標的製定是建立在對市場預測和企業自身發展的基礎上。企業戰略目標的設計要保證企業在 R&;amp;D(研究與開發)——技術轉移——工程支持——產品——市場信息反饋——科研隊伍建設和學術交流等環節實現良性循環。企業在設計戰略目標時,要充分估計市場的變化,及時提供給市場高質量的產品;投入與產出關係始終貫穿在企業目標設計之中;在重視產品技術含量的同時,又要考慮用戶的具體要求;徹底改變那種不重視知識產權的傳統做法等等。
第二,企業資本配置要適應變化的市場關係。國有企業資本運營是市場化改革過程中所麵臨的新問題,國有企業如何解決不良債權和債務,國有企業如何通過資本市場和資產重組來搞好企業是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國有企業在進行資本運營時要特別注意,不能把規模經濟和經濟規模混淆;不能以多元化投資代替多元化經營;不能以資本重組代替資產經營;不能以資本經營代替生產經營和產品經營。企業的資本配置隻有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才能獲得最大的效益。
第三,國有企業要適應市場變化,大膽創新。國有企業的創新主要表現在:(1)產品創新。它指的是企業為了更好地滿足顧客需求,不斷推出具有新功能、新結構、新外觀的產品,從而使得國有企業的產品結構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2)技術創新。這是采用新的生產方法,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保證生產的安全。它包括工藝路線的革命、工藝設備的革新和操作方法的革新。技術創新是國有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國有企業隻有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才能確保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地位。(3)市場創新。這是變潛在的市場為現實的市場的新方法、新手段。市場創新不同於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它不改變產品的性能或成本,而是開發潛在需求,使商品的價值得以實現。(4)組織管理創新。這是設計和應用新的更有效率的體製。組織創新可分為技術結構創新和社會結構創新。前者通過調整人們的分工、協作方式以獲得更高效率;後者通過調整人們的責權關係,以提高組織效能。管理創新是指在計劃、組織、激勵、協調、控製方麵采用新的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必須有一個組織管理體係來保證。國有企業隻有存在一個與不斷變化的市場相吻合的機製,即不斷創新的組織管理體係,才能保證企業持久創新,形成良好的激勵和約束關係,保證企業的健康發展。(5)觀念創新。這是指提出新的經營管理思想並付之實踐。觀念創新對於發展經濟和推動社會進步具有重大意義。要實現觀念創新就必須培育有利於企業發展的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這就要求企業文化要適應變化著的市場要求,形成企業職工共同的價值觀念和精神支柱,激勵員工為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而努力奮鬥。
小結
企業戰略是企業為了取得競爭優勢並謀求長期生存和穩定發展,根據企業目標,在調查預測和把握企業內外部環境變化的基礎上,對企業較長時期的發展做出的綱要性、方向性的決策。它具有長遠性、全局性和係統性的特點。
一般來講,在大中型企業中,企業戰略可劃分為三個層次:企業總體戰略、經營單位戰略及職能部門戰略。本章在詳細介紹三個層次戰略的基礎上,對國有企業可以采用的諸多戰略做了認真的分析,並闡述了國有企業的總體發展戰略、基本競爭戰略、職能戰略以及國有企業戰略管理應注意的問題等內容。
思考題
1.企業戰略的構成要素有哪些?
2.什麼是國有企業的基本競爭戰略?
3.什麼是國有企業的職能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