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這兩種不同的宏觀經濟政策具有差異性和互補性,二者的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隻有相互配合、相互協調,才能有效地達到對宏觀經濟的調節作用。
四、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和曆史作用
(一)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
國家壟斷資本運動與私人壟斷資本運動相比,有兩個顯著特點:
1.國家壟斷資本運動的目的,是為社會資本再生產創造必要的條件,為私人壟斷資本的價值增值服務。國家投入產品生產部門的資本,雖然也創造了剩餘價值,可以使國家壟斷資本不斷地增值,但這並不是國家壟斷資本積累的主要途徑,國家壟斷資本的主要來源是國家財政稅收。並且,國家壟斷資本主要是投向公共工程,這些部門不僅投資大、風險大、周期長,而且收效慢、盈利少,但這些部門對於私人壟斷資本和整個社會資本再生產過程來說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條件。投資這些部門的國家壟斷資本雖然自身一般不能增值,但它卻為私人壟斷資本增值創造了必要的社會經濟條件和物質基礎。
2.國家壟斷資本運動的目的,也為私人壟斷資本和整個社會資本再生產運動創造各種有利條件。國家壟斷資本不僅以它的直接投資為私人壟斷資本服務,而且還從資本積累、商品實現、宏觀經濟運行等方麵,為私人壟斷資本和整個社會資本再生產運動創造各種有利條件,以利於私人壟斷資本的不斷增值。
可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是私人壟斷資本利用國家機器來為其發展服務的手段,是私人壟斷資本為了維護壟斷統治和獲取高額壟斷利潤而和國家政權相結合的一種壟斷資本主義形式,是資產階級國家在直接參與社會資本的再生產過程中,代表資產階級總利益並淩駕於個別壟斷資本之上,對社會經濟進行調節的一種形式。
(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曆史作用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在資本主義範圍內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一次調整,是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較高階段,也是資本主義的局部質變。我們既要看到它對於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積極作用,還要看到它對於社會生產力發展消極作用,要用發展的矛盾的眼光看待它。
1.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出現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私人壟斷的出現,就曾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經濟的發展,因為壟斷資本與一般的中小私人資本相比,實力較強,規模較大,技術先進,管理完善,有更高的生產效率,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處於更有利的地位。但是,私人壟斷也有許多局限性,特別是它的發展與社會化大生產本質要求之間存在的矛盾和衝突,是其自身無法克服的。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出現,在一定範圍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壟斷資本主義的這些矛盾和不足,促進了社會生產力以比較快的速度發展。主要表現在:①生產方麵,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創造了基礎性的條件。一是通過國家撥款和組織,發展高新科技,並將其科研成果低價轉讓給私人壟斷企業,從而迅速轉化為生產力,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二是通過社會開支的撥款,直接或間接地對人力資源的開發產生深遠的影響。②流通方麵,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為市場的擴大創造了有利條件。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在國內通過國家訂貨、擴大社會福利支出等措施,刺激社會需求,擴大了市場。在國際上通過調整貿易政策,由國家出麵組織區域性經濟集團等方法,擴大國際市場,增強本國商品在世界市場上競爭能力,從而推動了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③分配方麵,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社會保障製度在西方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確立和普及,它一定程度起到了改進勞動者的生活條件、提高勞動者素質的作用,促進了經濟的穩定和持續發展。④世界經濟方麵,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於世界經濟的發展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推動了世界貿易的增長;加快了國際間的技術交流;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發展中國家經濟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加快這些地區經濟的發展;發達資本主義的國外投資,為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就業和創彙提供了一定的機會。
由此可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經濟的促進作用是明顯的。1929~1933年爆發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使美國經濟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而羅斯福“新政”則使美國資本主義製度渡過了這次空前嚴重的大危機,從而在美國曆史上第一次確立和鞏固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體製。戰後,特別是在20世紀50和60年代的20年裏,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和現代科技革命的推動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較快,其工業生產的年均增長速度,美國是5.4%,日本是15.5%,原聯邦德國是5.6%,意大利是8.4%,法國是5.75%。
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參與和幹預下,不但加速實現了這些國家的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的現代化,而且實現了農業工業化和現代化,實現了商業服務業的現代化,改變了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的麵貌,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全麵現代化。這在資本主義的發展史上是空前的和罕見的。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之所以能起到這樣的作用,主要是因為:①可以運用國家掌握的巨額資本投入社會再生產過程,投資那些私人資本不願或無力投資產業和產品部門,從而部分地克服了社會化大生產與私人壟斷資本之間的矛盾。②資產階級國家作為“理想的總資本家”,可以淩駕於私人壟斷資本的利益之上,代表整個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調節經濟過程和經濟活動,這就在一定範圍內突破了私人壟斷資本單純追求眼前利益的狹隘界限。③國家對經濟的幹預,特別是經濟計劃化這樣一些對社會再生產過程的綜合性調節,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能夠相對緩解資本主義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促進社會經濟較為協調地發展。④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還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勞資矛盾以及壟斷資本同中小資本的矛盾。通過國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和某些社會福利製度,能使勞動人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基本生活保障,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中小資本能夠生存和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當然,這些收入再分配措施,從根本上說還是為壟斷資產階級的長期利益和壟斷資本統治的長治久安服務的。⑤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還通過國家出麵進行國際經濟調節,這能使資本主義各國間的矛盾得到一些協調和緩和,從而有一個較為有利的國際經濟環境來促進國內經濟的發展和繁榮。
2.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有阻礙作用。本來市場經濟的發展是以競爭為促進和刺激機製的,但壟斷形成後,由於僅憑壟斷就可獲得高額利潤,這就使壟斷階段發展生產、促進技術進步的動因在相當程度上消失了。不僅如此,為了維持壟斷地位,壟斷資本甚至會人為阻礙可能對獲取壟斷利潤不利的生產和技術進步,從而使生產具有停滯趨勢。
當代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某種阻礙作用集中表現在它使壟斷資本主義的某些內在矛盾更加複雜和深化。這主要表現在:①國家壟斷對經濟進行幹預和調節的財力,主要來自稅收。巨額的稅負最終會落到勞動人民的頭上,加重他們的負擔,減少他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這又是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痼疾——生產相對過剩的根源之一。②國家的巨額財政赤字,也是幣值不穩定和通貨膨脹的源泉之一。③國有經濟還長期存在官商作風、管理不善、效率較低、虧損嚴重等問題,成為國家財政的沉重包袱。歸根到底,這是由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局限性造成的,它雖然是資本主義經濟製度內的又一次經濟關係調整和部分質變,並也起到了緩和經濟和社會矛盾,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作用,但仍然不能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國家是代表壟斷資產階級利益的國家政權,它不可能從全社會的角度,特別是無產階級的立場出發去組織、計劃、協調生產,它的所有經濟政策和措施說到底是為維持和穩定資產階級社會秩序服務的。這樣,就不可避免地會同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和全社會特別是無產階級的利益發生矛盾和對立。
3.用發展的矛盾的觀點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作用是有限的,不是萬能和永久的。它的產生並沒有超出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沒有改變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沒有消除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所以它遲早要被新的社會形式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