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
(一)商品經濟的產生
自然經濟和商品經濟是人類社會發展至今的兩種基本形態。
自然經濟是生產者為了直接滿足自己或本經濟單位的需要、不是為了交換而進行生產的經濟形式,以自給自足為特征。自然經濟與不存在社會分工或分工不發達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長達二、三百萬年的原始社會,是完全的自然經濟。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漫長時期內,自然經濟仍然占統治地位。
商品經濟是作為自然經濟的對立物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原始社會末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逐漸出現了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有了商品經濟。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裏,商品經濟雖有一定發展,但處於從屬地位。直到資本主義社會,在社會化大生產的基礎上,商品經濟才成為普遍的經濟形式,人類社會從自然經濟形態進入商品經濟形態。
商品經濟包括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是直接以市場交換為目的的經濟形式。在商品經濟中,生產者生產什麼、生產多少都取決於市場的需要,生產由市場調節。
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社會分工,二是生產資料和產品屬於不同的物質利益主體所有。社會分工即各種社會勞動劃分和獨立化為不同的部門和行業,並依照社會需要生產出不同產品。社會分工是商品經濟存在的前提,是一切商品生產的一般基礎。沒有社會分工,就無需交換各自的產品,也就不存在商品經濟。但是,如果僅有社會分工,還不能決定相互交換的產品必須采取商品形式。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決定性條件,是生產資料和產品屬於不同的物質利益主體所有。這個決定性條件是在原始社會末期伴隨家庭和私有製的出現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由於人們具有生產資料的數量各不相同,生產條件也有差異,決定他們獲得物質產品的多少也各不相同,從而引起了不同物質產品主體之間經濟利益的差別性。為了維護各自的經濟利益,彼此之間需要通過等價交換的原則有償地交換其產品。這樣,產品便必然表現為商品,產生了商品交換,形成了商品經濟。
在人類曆史上,與不同私有製和公有製相聯係,產生和存在不同的商品經濟,即簡單商品經濟、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和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在生產資料私有製條件下,生產出來的產品屬於私有者或私有者集團,所以,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這一決定性條件是具備的;在生產資料公有製條件下,集體經濟組織有權支配自己生產出來的產品,國有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使經營國有資產的經濟組織有權支配、處置自己生產的產品,從而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條件也是具備的。
(二)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
有商品經濟就有市場。商品交換是在市場中發生的,因而商品交換與市場是共同生存的。“市場”的原意是交換的場所,但商品經濟發展以後,商品交換不一定都通過一個“場所”,除交換場所外,一切商品的交換渠道和紐帶,也都是市場。
但有商品經濟和市場,不等於就是市場經濟。隻有當市場機製對價格和生產者的經營活動能直接起調節作用,從而市場在社會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時,商品經濟才發展為市場經濟。因此,市場經濟就是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商品經濟。
市場經濟的產生同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展有著密切的聯係。17、18世紀,資本主義國家發生的工業革命,使商品生產和交換伴隨著市場機製作用的發揮,才由以手工業為主要手段的小商品經濟轉移到社會化大生產基礎上,建立起以機器大工業為手段的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以及市場機製發達的商品經濟或市場經濟。顯然,商品經濟是市場經濟的基礎,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的發達階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僅產品作為商品進行市場交易,而且勞動力、資金、土地等生產要素也作為商品實行市場交易,即生產要素市場化;不僅通過市場調節商品的生產和流通,而且通過市場調節要素資源配置並在經濟運行中起基礎性作用。
市場經濟和商品經濟,都是建立在商品貨幣關係基礎之上的,價值規律都是基本經濟規律,二者並沒有本質區別。隻不過市場經濟是與計劃經濟相對應的概念,是兩種不同的資源配置方式:市場經濟表示經濟資源依賴於價值規律和市場機製的作用實現合理配置;計劃經濟表示經濟資源依賴於國家的計劃進行資源配置。而商品經濟則是與自然經濟、產品經濟相對應的概念,表示勞動產品作為商品來生產、作為商品來交換,是不同於自然經濟、產品經濟的另一種經濟形態。
(三)市場經濟的發展
市場經濟在封建社會萌芽,在資本主義社會發育和成長。在資本主義社會達300餘年的曆史長河中,先後從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發展成有宏觀調控的現代市場經濟。
在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調節是經濟運行的惟一調節手段。一切經濟活動,都以市場為軸心,以市場價格為導向。市場自發調節社會生產的運行和要素資源的配置,盲目支配著經濟人的活動和整個經濟運行,影響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周期性波動。市場波動周期決定運行周期,市場的擴展和收縮決定著資本的流入和流出,決定經濟的增長和衰退。自由放任市場經濟在其運行的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的貧富分化、環境汙染、增長與衰退頻繁交替、市場秩序混亂和社會矛盾激化等一係列社會問題,極大地影響了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嚴重地阻礙了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隨著生產社會化的高度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要求,自由放任市場經濟的曆史局限性愈加明顯,愈加不適應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曆史要求。以至於不得不在國家幹預下,通過自我揚棄的方式向現代市場經濟轉化。